AMD RDNA 4 猛獸級規格曝光?129 FP32 TFLOPS、GDDR7 搭 3.5GHz 時脈
AMD RDNA 3 才剛初沒多久,RDNA 4 架構就已經開始流出,包含將到來的 Navi 41、Navi 42 及 Navi 43 晶片,有望成為 Radeon RX 8000 系列基底。
Radeon RX 8000 系列(潛在)規格
按照 YouTuber RedGamingTech 傳出的架構說法來看,AMD RDNA 4 的運算單元會和目前 RDNA 3 相同,也就是每個運算單元(CU)中都會有 128 ALU,且有望搭配新一代 GDDR7 記憶體,PCIe Gen 5 部分肯定是會搭上的,但 PCIe Gen 6 就難說了(畢竟時程上可能還來不及上車)。
比較特別的是,RDNA 4 有機會衝上動態時脈 3.5GHz 大關,也就是說就數據上來看,對比現有 Radeon RX 7900 XTX 公版卡 2500MHz 時脈來看,有可能帶來約 50~60% 的極致效能提升。
這次 Radeon RX 7900 雙顯卡目前在 CP 效能表現上並不俗,但光追遊戲體驗上還差對手一截(儘管對比自家先前顯卡已有提升),這點 AMD 應該會在 RDNA 4 上做改良,Infinit Cache 效能也會獲得升級。
而推出時間有機會碰上對手採用新架構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屆時又會是一番廝殺。
Navi 41、Navi 42、Navi 43 晶片規格
Navi 41 做為旗艦級晶片,有機會搭載 144 CU,時脈落在 3.5GHz 的話,換算下來可達到 129 FP32 TFLOPs 的效能,著實驚人。另外,記憶體最高可達 32GB vRAM(應該是 GDDR7),另一個版本則是有可能具備 24 或 48 GB 的 GDDR7 記憶體。
Navi 42 部分則是具備 96 CU,同樣是 3.5GHz 時脈,換算下來大約是 86 FP32 TFLOPs,96 CU 和目前的 Radeon RX 7900 XTX 相同,但屆時這張晶片應該會用在中高階版本顯卡等級上。
Navi 43 則是具備 48 CU,3.5GHz 時脈下,大約是 43 FP32 TFLOPs 效能,這應該預期會是 Radeon RX 8700 或是 8600 系列(?)等級的中階顯卡會採用,不過儘管是中階顯卡,效能也有超過 40 TFLOPs,仍是不錯的效能了。
當然啦!還是要老話一句,現階段畢竟 Radeon RX 7000 系列都還沒出完,RDNA 4 架構規格說起來還是滿遠的,而且實際推出以前都還有改變空間,所以當作一個資訊來當作參考就好。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