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4 巡禮】ASUS 新品傾巢而出:ROG Ally X 電競掌機、Intel AMD 下世代主機板、可繞式 AIO 面板、Xtreme 系列和 Wi-Fi 7 周邊
華碩的 Computex 2024 雙攤位設計已經延續多年,分別對應 ASUS 和 ROG,其中前者也包含 ProArt 產品線,後者則主要是電競相關為主。本屆重點新品自然是幾天前才正式公布並開啟預購的 ROG Ally X 電競掌機。此外,因應 Intel Arrow Lake 和 AMD Ryzen 9000 桌上型處理器即將到來,現場也開始展出對應的 Next-Gen 主機板,包含 ASUS、TUF Gaming 和 ROG 等皆有涉獵。其餘周邊產品部分則是包含 Extreme 系列電競鍵盤和滑鼠周邊、新款 Delta II 電競耳機,網通部分有 Wi-Fi 7 路由器領銜,智慧健康部分則是 VivoWatch 6 帶頭。
ROG Ally X 電競掌機
就目前時間點來說,國內外已經陸續開始出現 ROG Ally X 電競掌機的上手體驗,除了外觀上改為全黑設計較適合長期使用(不易髒)外,重量和厚度也略有提升,包含板機鍵、搖桿、按鍵、甚至 MicroSD 卡槽、雙 USB-C(其一為 USB4)等也有升級,雖然螢幕和處理器並未調整,但硬體規格上最大亮點在提升至 24GB LPDDR5 記憶體,同時 SSD 尺寸也改為 Type-2280,可帶來更好的相容和擴充性支援。
其餘操作體驗和軟體設計大抵和當前 ROG Ally 相同,但由於電池續航也從原先的 40WHrs 提升至 80WHrs,在原先的各式 Profile 功耗上也有稍微拉升,有機會進一步釋放 Ryzen Z1 Extreme 的效能,在部分遊戲上預期可帶來稍微好一點的體驗,我們未來有機會評測時再來實際測試看看。
Intel / AMD Next-Gen 主機板
對應 Intel 和 AMD 即將推出下世代 Arrow Lake 和 Ryzen 9000 處理器,華碩也展出自家下世代主機板概念,其中,背插式藏線設計近年廣受好評,BTF 生態圈也將獲得進一步拓展,比如 Intel 下世代主機板中就有機會看到更多 BTF 產品推出。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近期因為 CAMM2 記憶體模組的推出,華碩也在主機板上導入該記憶體模組設計,可藉此解放主機板右側原先記憶體槽位空間,在機殼散熱下有望帶來更好的風流。而原先為人擔憂的記憶體效能問題,CAMM2 上也獲得解方:上看 8000 MT/s 的效能,溫度落在 40℃,整體效能表現並不俗。
最後,在 BTF 生態圈擴展方面,雖然目前仍是概念機階段,但藉由模組化的設計,可以讓背插式主機的便利性獲得提升,需要時只要將顯示卡拆下即可立馬升級;需要水冷散熱嗎?可以!插上模組化安裝就能帶來額外溫控,藏線式的設計有望讓電腦主機節省桌面空間的同時更有特色。
ROG / TUF Gaming / ASUS 筆電陣容
旗下 ROG 和 TUF Gaming 系列筆電自然也在展示內容中,而甫推出的 TUF Gaming A14 和 ZenBook S 16 等也可在展區內找到其蹤跡。
在 ASUS 攤位上其實也能看到眾多包含 Copilot+ PC 和自家產品線陣容,真的用「傾巢而出」形容並不為過。
ASUS Project Dali 概念筆電
會場中的一大特點是華碩 Project Dali 計畫,可說是玩家客製筆電的極大化,允許玩家自行設計筆電上蓋封面,然後再藉由彩色電子紙將圖稿轉化到筆電上蓋,雖然該螢幕更新較慢,無法當額外顯示器來使用,但色彩表現真的不錯。目前該彩色電子紙的大小約為 13 吋(間接限制了筆電尺寸),ASUS 選擇的是更新速度緩慢,但畫面非常鮮豔漂亮的 Spectra 6 彩色電子紙。目前應該會優先考慮在 ROG 系列筆電上推出,但若反應不錯的話可能也會在其他產品線上推出。
AIO 和 Extreme 周邊新品
攤位上也有推出幾項 AIO 水冷新品,產品線也涵蓋至 ProArt、Prime 系列,比如 ROG Strix LC III 360 ARGB LCD 黑白雙色版本,或者是 ProArt LC 360 ARGB LCD、Prime LC 360 ARGB 等等。
AIO 中較特別的當屬概念機 ROG MINIMAL TUBING AIO COOLER 這款,它除了將水冷管長度大幅縮短外,最大特點在搭載一 6.77 吋可繞式 AMOLED 面板,可以提供豐富的客製化設計,在當前機殼前後、甚至頂部三面開窗的全景機殼或大尺寸全塔機殼下,能夠有更好的通透視野,個人化風格也一覽無遺。
另一方面,電競周邊新品部分則是有 EXTREME 系列作為代表,首發包含 ROG Azoth Extreme 電競鍵盤和 ROG HARPE ACE EXTREME 電競滑鼠,前者具備沉降阻力調節和觸控全彩 OLED 螢幕,可針對使用需求自行調整鍵盤基底按壓回饋力道,OLED 螢幕則是進一步提升個人化風格;後者則是採用碳纖維複合外殼打造 47g 輕量與耐用性組合,另外也支援 Polling Rate Booster 無線傳輸技術,可帶來最高 8000 Hz 的輪詢率輸出。
旗下另有全新 ROG Delta II 電競耳機新品展出,它提供三種連接模式:藍牙、內建 ROG SpeedNova 無線技術的超低延遲 2.4 GHz、 3.5 mm 有線,Delta II 也提供 2.4 GHz 和藍牙 DualFlow 音頻技術,可讓玩家使用 2.4 GHz 低延遲遊玩遊戲的同時,讓藍牙連接手機或其他裝置,必要時不漏接任何訊息或通知。
另外,搭載 50 mm 鍍鈦振膜驅動器與精緻的無線音效,可為遊戲、音樂呈現平衡、真實和細膩的聽覺感官,搭配 10 mm 超寬頻的麥克風則具備出色收音功能。電池續航方面在 2.4 GHz 下長達 110 小時,長時間使用不必擔心續航問題。
ROG Mjolnir 和 ROG Thor III / Strix Platinum 電源解決方案
ROG Mjolnir 是一款以雷神之錘命名的可攜式不斷電系統(UPS),擁有壽命更長的磷酸鋰鐵電池,總容量達 768 Wh,能在停電時支援 RTX 4080 系統 1 小時的額外遊戲時間,並且也提供多種輸出選項,包括:USB Type-C 100W 快速充電,以及相容 MagSafe 的 Qi 2.0 無線充電(位於系統上方平面),甚至還支援太陽能板充電,是露營、LAN Party 與在戶外創作時的完美夥伴。
會中另一個亮點是 ROG Strix Platinum 系列電源供應器,搭載氮化鎵(GaN)MOSFETs、智能電壓穩定器,以及符合 ATX 3.1 標準,還配備 12V-2×6 連接器,ROG Strix Platinum 系列均隨附專屬貼紙,可依裝置顏色、風格任意選搭,展現個人品味。
Wi-Fi 7 和網通相關
Wi-Fi 7 無線網路今年開始在台灣蓬勃發展,華碩也在 ASUS 和 ROG 下展出新品和技術,視覺衝擊最大的莫過於 ROG Rapture GT-BE19000 WiFi 7 電競路由器,它也推出月光白版本,正面除了有無懼之眼 LOGO 外,也有獨特的透視設計,搭配內部 Wi-Fi 7 和上看 19000 Mbps 的極限傳輸速率,內部硬體和外觀都很搶眼。
作為示範,現場也展示在開啟 Multi-Link Operation 和 eMLSR 前後的無線網路延遲速率,原先 5GHz 下由於雜亂的訊號干擾,延遲普遍會落在 40ms~80ms 之間,部分時候甚至會飆高至 120ms 以上,將導致遊戲操作體驗感受到明顯卡頓感。但在開啟 eMLSR 轉換至 6GHz 頻寬後,平均延遲可大幅縮短至 10ms 以下,使用 Wi-Fi 無線網路遊玩的體驗將可獲得大幅提升,這對於未來串流遊戲體驗的前景很加分。
另一方面,針對一般消費者的 ASUS ZenWiFi 系列也有新品展出,包含 ZenWiFi BT10 和 ZenWiFi BQ16 Pro,兩者皆為 Wi-Fi 7 路由器,並且都有提供 10G WAN / LAN 網速傳輸,並且也有 MLO 技術加持,理論傳輸速率下可達到 6.94 Gbps 的超高無線傳輸速度,不管是一般家庭、甚至是小型企業、辦公用戶都能獲得無線網路升級。
智慧健康和 ASUS AirVision M1
快速聊聊智慧健康部分,ASUS VivoWatch 6 系列智慧手錶手環可提供心電圖的測試,在搭配手機 App 之後可以達到紀錄日常心律的功能,外觀上也有多樣的錶帶可以供客製化更換。
結束前再來看看華碩的 ASUS AirVision M1 眼鏡,規格上採用雙 FHD 1920 x 1080 Micro OLED 面板,最大亮度 1100 尼特,色域涵蓋 95% DCI-P3,只要是搭載 USB-C DP 影像輸出的裝置皆可對應,另外它也具備磁吸式的度數鏡片可以讓近視族方便使用。
若是智慧手機的話可直接作為外接影像,但若是 PC 或筆電的話,則是可以藉由自家電腦軟體將多款應用程式或視窗自定義至影像中,可實現外接的多螢幕使用需求,比如視訊會議的同時觀看筆記、抑或是遊玩遊戲時直接無空間限制開啟第二螢幕查看攻略等等。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