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Space 鐵客空間

每日科技新聞新知、硬體開箱評測、賣場優惠!

GIGABYTE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顯示卡開箱評測 | 4K 240 FPS 輕鬆達標、風之力外接第四風扇加強散熱

NVIDIA RTX 50 系列當前的推出情況算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主要還是在供貨狀況,但撇除這些風風雨雨,旗艦級 RTX 5090 帶來的效能仍是無庸置疑,這次我們也上手了由技嘉推出的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一探當前頂級顯卡模樣。
GIGABYTE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30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顯示卡開箱

RTX 50 系列目前為止已經推出包含 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 和 RTX 5070 四款,其中的旗艦款 RTX 5090,技嘉陣營也已推出多款客製版型號,包含水冷版 XTREME WATERFORCE、高階的 MASTER,以及相對較入門的 GAMING OCWINDFORCE 系列等總計達至少 9 款,我們這次上手的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在其中的定位是屬於較高階的選項,它另外也有白色款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ICE 32G 可選。

而若與先前世代的 AORUS GeForce RTX 4090 MASTER 24G 相比,RTX 5090 世代的外型設計會更流線有質感些,RTX 4090 世代走得則是相對陽剛的線條設計,但顯卡頂端的 LCD 螢幕則是保留了下來,但一旁的 RGB 燈效做進一步延伸,新一代版本視覺上會更討喜、精緻些。另外,除了硬體規格的提升外,其最大特色也在散熱部分有了額外的 SCREEN COOLING PLUS 散熱設計,藉額外配置的後置風扇帶來更好的散熱能力。

包裝配件

外包裝上有著技嘉 AORUS 經典的神鷹標誌,斗大的 MASTER 字樣也表明隸屬系列,側邊則是有包含 WINDFORCE 風之力散熱系統、OC EDITION 預先超頻和 4 年保固等標章。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

至於背面則是額外的重點特色,比如風之力散熱系統特點、強化結構和金屬背板、LCD EDGE VIEW 螢幕等。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

內盒包裝則是相對簡約,全黑盒裝放上簡單的 AORUS LOGO。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4

內附個性貼紙、保固、快速安裝指南和後置風扇的安裝方法。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5

包裝中的其他隨附配件除了最右側額外提供的後置 RGB 風扇外,再來就是顯卡支架(需自行組裝)、磁吸銘板以及 12V-2×6 16pin 轉參 8pin PCIe 供電線材。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6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7

外觀介紹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在外觀上是採用正面三風扇設計,實際尺寸在 360 x 150 x 75mm,左右兩側的風扇周圍還可見霓虹般的視覺延伸,即便未開機過電下效果也相當顯眼有型。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9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0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1

三風扇使用的是自家家傳 WINDFORCE 風之力散熱系統,結合複合金屬導熱膏、伺服器等級導熱凝膠、創新的 HAWK 風扇搭配正逆轉功能、超導熱管設計、大面積超導熱板、風扇停轉功能以及 SCREEN COOLING PLUS 散熱等多項技術。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2

其中的 HAWK 風扇採用獨特扇葉設計,靈感來自老鷹翅膀的空氣力學,降低風阻和噪音,在維持優異靜音表現的同時,可將風壓提升高達 53.6%,風量提升 12.5%。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3

顯示卡頂端可見類似鏡面的延伸效果,尾端為 LCD 螢幕所在位置,一旁有 AORUS RGB 燈效區布局,最前方則是有 GEFORCE RTX 字樣做點綴,鏡面效果下兩者看來很有質感。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5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8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19

供電部分採用的自然是 12V-2×6 接口,一旁也有雙 BIOS 切換開關,出廠時已預先以超頻模式推出。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0

顯卡底部則是可見整齊劃一的散熱鰭片布局,雖說平時此區塊裝機時並不會特別注意到,但此處也可見正面風扇遮罩的延伸線條,設計上並不馬虎。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1

至於顯卡尾端部分則是有用於固定用的螺孔,同時也有「TEAM UP. FIGHT ON.」的標語作為標示。此處也是可搭配隨附的顯卡支架安裝的位置所在。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3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7

顯卡背面可見左右切分的設計路線,尾端部分為鏤空的延伸風道,旁邊也有附帶 RGB 燈效的 AORUS 字樣。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4

此延伸風道便是前文提到的 SCREEN COOLING PLUS 散熱設計位置所在,它額外在顯示卡背後的尾端加裝外接風扇空間,藉由橡膠軟墊接合,再搭配 RGB 和 4pin PWM 針腳與主機板相連,帶來額外進氣。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9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8

從官方展示的視覺圖來看也可發現是採進氣的氣流方向安裝,進一步提高內部鰭片的散熱效率。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40

晶片位置則是採用常見的裸背設計。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6

最後在 I/O 方面則是這代基本的 DisplayPort 2.1b 三組和 HDMI 2.1b 一組的組合。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22

軟體搭配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搭配的主要軟體仍是技嘉家傳的 GIGABYTE CONTROL CENTER,也可和其他技嘉對應產品搭配控制使用。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4

其功能自然包含最主要的 RGB Fusion 燈效同步設定,以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來說可以在正面三風扇的 RGB Halo 光環區塊、背面的 AORUS 字樣和頂部的 LCD EDGE VIEW 三者做調整。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5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2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3

風扇曲線的控制也整合在 FAN Control 設定中,可動態調整或固定參數。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6

Performance 頁面中則主要可查看當前顯示卡即時參數,包含加速時脈、電壓、溫度等。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7

LCD Panel 的部分則是可以自由調整頂部客製化風格,除了預設的模式或圖案外,也可自由上傳自定義圖片或 GIF。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8

最後則是基本的更新資訊和韌體版本對照。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39

效能測試

在進入測試數據前,快速帶看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的基本硬體規格,它主要搭載的是 Blackwell GB202 晶片,採 TSMC 5nm 製程,擁有高達 21760 顆 CUDA 核心,核心時脈最高可達 2655 MHz,記憶體方面搭載 32GB GDDR7、速率 28 Gbps,採 512-bit 匯流排,頻寬為 1792 GB/s,官方建議搭配 1000W 電供。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41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自然也具備新的第五代 Tensor 核心以及第四代光線追蹤核心,可使用 FP4 和 DLSS 4 最大化 AI 效能,另外也有新型串流多處理器輔助。其他重點技術則包含 NVIDIA DLSS 4 多畫格生成、NVIDIA Reflex 2 低延遲等支援也一應俱全。

本次測試的硬體平台規格如下:

首先我們一樣以最常見的 3DMark 系列測試作為開頭,實際獲得的分數為方便閱讀整理如下,另外我們也將先前測試的 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 的數據做為比較參考。

3DMark 測試項目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 16GBUplift % (vs. RTX 5080)
Speed Way1423487757175+62.2%
Steel Nomad (DX12)1416579496486+83.9%
Steel Nomad (Vulkan)14811N/AN/AN/A
Steel Nomad Light (DX12)492173307330611+48.8%
Steel Nomad Light (Vulkan)50511N/AN/AN/A
Port Royal346812164618551+60.2%
Solar Bay217193150248139918+44.6%
Time Spy Extreme207631511413294+37.4%
 Time Spy Extreme
 (GPU score)
236511571313499+50.5%
 Time Spy Extreme
 (CPU score)
122731243112241-1.2%
Time Spy279282619123851+6.6%
 Time Spy
 (GPU score)
340623078226570+10.7%
 Time Spy
 (CPU score)
138241419615098-2.6%
Wild Life Extreme1090956432155704+69.6%
Wild Life171912158056154028+8.8%
Night Raid950289538793193-0.4%
PCIe Feature Test103.2158.32 GB/s25.41 GB/s+77%

從以上數據來看,RTX 5090 基本多領先 RTX 5080 逼近 50% 以上效能,至於光追效果方面則領先約 60%,可發現兩者間的級距較大,就此前 RTX 系列顯示卡布局刀法來說,未來或許中間還會穿插個 RTX 5080 Ti 或 SUPER 版本倒也不意外,但毫無疑問的是,RTX 5090 在硬實力效能表現上扎扎實實的領先 RTX 5080 一大截。

在 DLSS 測試部分,在 3DMark 系列中的 NVIDIA DLSS 測試裡,由於本次 RTX 50 系列導入了全新的 DLSS 4 架構,可帶來 4 倍的多幀生成。

DLSS 測試項目 (FPS)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16GB
DLSS 4、2x
 DLSS Off84.1348.2139.67
 DLSS On224.64171.08141.8
DLSS 4、3x
 DLSS Off84.1348.29N/A
 DLSS On308.1230.53N/A
DLSS 4、4x
 DLSS Off84.148.32N/A
 DLSS On376.59277.09N/A

由於 RTX 5090 本身的硬實力規格就已經較高,也因此即便是未開啟 DLSS 的情況下,平均幀數也大致會逼近 RTX 5080 的兩倍,進而導致在多幀生成以後的結果,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會進一步擴大,4 倍幀生成下甚至已快要達到 400 FPS 大關,在可支援的遊戲和電腦周邊硬體中會帶來相當不錯的流暢感。

遊戲測試部分我們則是找了幾款不同種類遊戲,其各自的畫質設定和結果如下,全數都是在開啟最高畫質下(部分有開啟光追)的結果,解析度包含 FHD、2K 和 4K 三者,另外也有針對是否開啟 DLSS 超解析與原生 TAA 做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RTX 5090 MASTER 32G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
刺客教條:幻象
(極高畫質、TAA)
1920 x 1080194176175
2560 x 1440185153149
3840 x 216014310497
刺客教條:幻象
(極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181175176
2560 x 1440180170173
3840 x 2160171144138
阿凡達:潘朵拉邊境
(超高畫質、TAA)
1920 x 1080231134129
2560 x 14402099791
3840 x 21601485248
魔物獵人 荒野
(極高畫質、光追高、DLSS 平衡)
1920 x 1080105.48111.04104.63
2560 x 1440104.21101.2996.57
3840 x 2160100.3583.3176
魔物獵人 荒野
(極高畫質、光追高、DLSS 平衡、畫格生成)
1920 x 1080187.35163.08153.32
2560 x 1440178.07149.66139.93
3840 x 2160157.7119.97109.8
古墓奇兵:暗影
(極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251237
2560 x 1440232217
3840 x 2160166146
虹彩六號
(最高畫質、TAA)
1920 x 1080590505509
2560 x 1440578481423
3840 x 2160516312267

針對 DLSS 和畫格生成的比較,我們找了《極限競速 地平線 5》來作為示範,兩者都僅有基本兩倍畫格生成空間。

極限競速 地平線 5》DLSS 畫格生成測試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RTX 5090 32GB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
極高畫質
TAA
1920 x 1080217206180
2560 x 1440198184159
3840 x 2160152136121
極高畫質
DLSS 平衡
1920 x 1080219209186
2560 x 1440207193168
3840 x 2160180163138
極高畫質
DLSS 平衡
畫格生成
1920 x 1080343319255
2560 x 1440306269214
3840 x 2160227201144

特別將目前作為 NVIDIA 全新親兒子的《電馭叛客 2077》拉出來看,它除了有目前光追環境下最嚴苛的光線重構選項外,在畫格生成部分也已經針對 RTX 50 系列推出多幀生成技術,最高可有 4 倍幀生成,這部分在項目測試中特別針對 4K 解析度部分單獨測試看結果。

電馭叛客 2077》光追 DLSS 4 畫格生成測試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RTX 5090 32GBRTX 5080 16GBRTX 4080 SUPER
RTX 光線重構、TAA
1920 x 108097.8997.4587.81
2560 x 144064.6764.952.4
3840 x 216034.533.4124.78
RTX 光線重構、Transformer、DLSS 自動、2 倍畫格生成3840 x 2160156.76100.8493.96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3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221.11140.38N/A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4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274.76174.75N/A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2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96.03135.97127.53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3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274.73185.93N/A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4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341.21227.9N/A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3840 x 216091.8981.3578.66

其他創作者相關測試部分,UL Procyon 系列測試我們整理如下:

UL ProcyonRyzen 9 9950X + RTX 5090 32GBRyzen 9 9950X + RTX 5080 16GBRyzen 9 9950X + RTX 4080 SUPER
Office Productivity874287598093
Photo Editing10530100809759
Video Editing128931243411807

AI 部分的測試簡單藉由UL Procyon 中的 AI Text Generation 項目來查看: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模型RTX 5090 分數RTX 5080 分數RTX 4080S 分數Average TFTT (5090 / 5080 / 4080S)Average OTS (5090 / 5080 / 4080S)Load Time (5090 / 5080 / 4080S)
PHI 3.57009478243840.16s / 0.24s / 0.26s314.66 / 213.84 / 197.811.32s / 1.19s / 1.71s
MISTRAL 7B7511481641930.21s / 0.33s / 0.38s262.51 / 169.98 / 146.671.77s / 1.89s / 2.44s
LLAMA 3.16636474239870.2s / 0.26s / 0.31s218.23 / 141.34 / 120.722.32s / 2.38s / 3.58s
LLAMA 27622495440280.31s / 0.47s / 0.61s134.99 / 84.4 / 72.62.79s / 2.58s / 5.63s

工作站級別的 SPECviewperf 和 SPECworkstation 也針對 RTX 5080 16GB 的測試結果整理如下:

SPECviewperf
ViewsetRyzen 9 9950X + RTX 5090 32GBRyzen 9 9950X + RTX 5080 16GBRyzen 9 9950X + RTX 4080 SUPERWindow
3dsmax-07381.05305.87264.861900 x 1060
catia-06179.59137.37131.601900 x 1060
creo-03151.67149.39149.191900 x 1060
energy-03174.11111.3493.851900 x 1060
maya-06943.75874.25809.891900 x 1060
medical-0399.3175.5265.391900 x 1060
snx-0459.0946.3042.161900 x 1060
solidworks-07788.22682.26609.541904 x 1060
SPECworkstation 3.1
CategorySubcategoryRyzen 9 9950X + RTX 5090 32GBRyzen 9 9950X + RTX 5080 16GBRyzen 9 9950X + RTX 4080 SUPER
Media and EntertainmentOverallERROR6.536.41
CPUERROR6.176.15
GRAPHICS9.768.808.15
Storage5.575.735.71
Product DevelopmentOverall5.815.665.59
CPU6.336.136.21
GRAPHICS3.693.082.82
Storage7.098.238.04
Life SciencesOverall6.196.145.98
CPU7.267.227.15
GRAPHICS14.0610.559.59
Storage1.692.202.17
Financial ServicesOverall9.19.019.01
CPU9.19.019.01
EnergyOverallERRORERRORERROR
GRAPHICS35.2122.6219.11
Storage8.848.798.51
General OperationsOverall4.374.614.62
CPU3.473.483.46
Storage8.7510.7010.94
GPU ComputeOverall2.221.851.78
GPU2.221.851.78

最後也來看看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的壓力測試散熱效能表現,簡單以 FurMark 2 做 30 分鐘 4K 解析度壓力測試,平均室溫大約是 20 度左右環境紀錄溫度和功耗。

在待機階段時,GPU 核心溫度平均約落在 32.6℃,而在 30 分鐘燒機過程中,平均核心溫度為 73.7℃,此時的功耗最大為 600W,溫度控制上仍是相當不錯的,但在極限情況下絕對需要大瓦數的電供才能應付。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42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43

心得總結

先說,NVIDIA 這波 RTX 50 系列顯示卡在整體的能效上確實是有明顯進步的,尤其公版卡能在用比前代版本更輕薄的設計款式穩定效能,這點無庸置疑必須給予肯定。而儘管頂級的 RTX 5090 顯卡在當前是相當稀有的物種,其效能表現絕對堪稱當世代最強。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在外型設計上延續前代頂部 LCD 螢幕設計,並將 RGB 燈效進一步延伸,同時也與正面的三環 RGB 和霓虹區塊呼應,展現新世代的視覺質感。儘管體積相對公版來說較粗勇,但其內部規格和散熱用料也是堆好堆滿。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32G 8

散熱方面有著技嘉風之力絕活,散熱系統有所把控,這代也進一步為顯卡後方加裝 SCREEN COOLING PLUS 外接散熱風扇帶來額外導流,就最終結果而定,溫度控制的能力確實有效。惟額外的風扇勢必須考慮到機殼空間,ATX 中塔機殼普遍應都能輕鬆應付,稍微小型一點的機殼則可能須考慮不安裝外置風扇。

目前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在通路上的價格是落在 NT$88,990 元,在部分型號攻破 MT$90,000 大關的這個時間點,仍是一句話,若能以建議售價入手的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AORUS RTX 5090 MASTER 32G 官網連結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Threads 可以隨時 follo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