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筆電開箱評測:Core Ultra 9 185H 加 RTX 3000 Ada 的移動工作站組合
Lenovo 旗下筆電產品有著著重在電競的 Legion、LOQ 系列,也有針對主流的 Yoga 系列,也有「小紅點」經典流傳的 ThinkPad 工作站級別系列產品,我們先前也有針對各系列產品做過不少開箱,尤其在 ThinkPad 部分也曾開箱過 ThinkPad P16s Gen 2 筆電,但當時它仍是搭載 Intel Core i7-1370P 世代的處理器,這次新上手的 ThinkPad P16v Gen 2 則是搭載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處理器加上 NVIDIA RTX 3000 Ada 的超工作站級別組合,在不管是一般日常、還是當前 AI 工作環境都在原先的 ThinkPad 傳統下有明顯加持效果。
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筆電開箱
話不多說直接看筆電外觀,ThinkPad P16v Gen 2 外觀下仍有著相當低調的全黑色風采,給人相當沉穩精煉的感受,A 面左上方為家傳 ThinkPad 小紅點 Logo,右下方則是 Lenovo 銘板設計,其表面材質也經過特殊處理,小編體感認為指紋非常不喜歡這塊表面,要清潔保養維持簡潔外觀算是相當容易。
重點 I/O 和電源分布在機身後方和左右兩側,後方左右另有散熱出風口,強化內部效能穩定性。
機身後方除了電源孔外,另有 Thunderbolt 4 和乙太網路埠支援。機身左側有 SD Express 7.0 讀卡機和 HDMI 2.1 (4K@60Hz)、機身右側則是一組 USB-A (5Gbps) 和另一組 Thunderbolt 4 (兩組都支援 PD2.1 和供電)、3.5mm 耳麥孔也在。
另外在無線功能方面則是有 Intel Wi-Fi 6E 和藍牙 5.3 的組合,另外也可以選配具備 4G LTE 的版本和 NFC、智慧讀卡機等功能,對於工作站環境所需對應十足。
攤開筆電來看,它搭載 16 吋 IPS 面板,螢幕邊框厚度以工作站級別筆電來說算窄,解析度有 3840 x 2400 和 1920 x 1200 兩種選擇,我們這次收到是後者的版本,前者為 800 尼特亮度,且另有 100% DCI-P3 色域涵蓋,支援 DisplayHDR 400、Dolby Vision、X-Rite 原廠色彩校正和 TÜV Eyesafe 認證低藍光等特色;至於後者則最高規格 400 尼特,具備防眩光、100% sRGB 色域,低藍光等特性,若有高解析度需求的話,強烈建議可直上 4K 解析度版本。
工作站筆電的前置螢幕自然少不了實體遮罩,其下鏡頭標配為 1080p FHD 規格,但也可選配 500 萬畫素 + 紅外線網路攝影機,整體設計仍是維持 ThinkPad 一貫的隱私強化設定。
C 面鍵盤處由於 16 吋筆電體積較大,右側有佈局獨立的數字鍵區域,也保留額外空間給出更多彈性按鍵布局供日常使用,獨立的開關機也位於其上方。
按鍵布局設計部份則同樣是 Lenovo 旗下鍵盤的邏輯,最上方一整排的功能鍵搭配預先設計好的快速功能,可藉由 Fn + Esc 組合鍵切換 F1~F12 原始功能。按鍵本身敲擊手感不錯,ThinkPad 的鍵盤有著自家優質的好口碑傳統。
大面積觸控板加上獨立的三鍵式按鍵自然也是不可少。
另外,按鍵本身具備白色 LED 背光,並且有著防潑水的設計,以對應黑暗和一般日常使用。
(補鍵盤背光)
內部拆解擴充彈性
在筆電 D 面部分則是可見上方將近一半面積的大型散熱孔,底下也隱約可見雙風扇方案。
將周邊螺絲卸除後,可藉由小工具將底蓋卸下,內部布局一覽無遺,我們一個個來看看。
首先最顯眼的自然是左右雙風扇散熱設計,兩者間以熱導管連結至中央下方的處理器和顯示卡強化散熱,畢竟兩者都屬於筆電中的高階產品。
記憶體部分我們手上的版本預先是搭載了一條 32GB DDR5-5600、其採用的是 Micron 顆粒。另外有額外提供一組 SO-DIMM 插槽可以供使用者自行擴充或未來升級,最高可支援到 96GB DDR5-5600。
SSD 部分則同樣是兩條 M.2 PCIe Gen 4 NVMe Type-2280 可用,這邊預先是安裝了 UMIS 的一條 1TB Gen 4 x4 SSD (RPETJ1T24MHP2QDQ)。比較貼心的兩條都有獨立的上下層散熱墊附著,穩定效能表現部分是不必擔心的。
另外也有提供一個 M.2 Type-2242 插槽可以供額外彈性使用。
最後在電池部分搭載的是 90Whr 容量電池,而因為我們上手的版本是搭載 NVIDIA RTX 3000 / 2000 / 1000 / 500 Ada 其中之一的選項,因此搭配的是 170W 供電(若為 Intel Arc 內顯版本則為 135W),充電速度搭約是 60 分鐘可達 80% 左右電量。
Lenovo Commercial Vantage 軟體搭配
在軟體方面,有著商用版的 Lenovo Commercial Vantage 作為主力,其內容主要包含系統更新、保固相關、硬體即時參數資訊,也可藉由 Fn + 右側 Shift 的組合鍵,快速進入(預設)2 分鐘(可設定)的清潔模式,此時所有輸入功能都會暫時停用,以便針對螢幕、鍵盤等部位直接清潔。
另外,關於 Dolby Access 和 Dolby 音訊、語音等功能也同樣位於此軟體項目中;裝置設定裡則是有著電源模式調整、智慧型散熱散熱、智慧型待命、智慧型充電等調整,同時也可自行選擇是否要在筆電處於睡眠、休眠或關閉模式時開關 USB 充電功能。
顯示器部分則是可以調整螢幕色溫、相機、鍵盤背光、VoIP 快捷鍵、Fn / Ctrl 切換、使用者自定義、智慧助理等。
比較特別的在視訊方面有著相當多的額外功能,在使用前置鏡頭時,可調整包含視訊增強,可針對光線、強度和顏色,抑或是開啟「虛擬簡報者」功能,可在使用前置鏡頭進行簡報期間,自動模糊或移除背景。另外也有隱私通知,比如顯示通知的時間長度、或者是有旁觀者離開時,顯示通知的時間長度等等,反過來說,也可以紹定如果有其他人接近時讓螢幕變模糊。最後則是藉由「姿勢警告」,讓筆電自動提醒距離螢幕的距離、使用時間或定期提醒離開螢幕休息一下的「眼睛保健」等,整體來說功能相當全面。
實際效能測試
測試環節部分,我們手上的這台 ThinkPad P16v Gen 2 內部搭載的處理器是最高規的版本 Intel Core Ultra 9 185H(另有搭載 Core Ultra 7 155H 的版本),採 Intel 4 製程打造,具備 16C22T 配置、6P + 2E +2LPE 的核心組合,最高加速時脈 5.1 GHz;而搭配的顯示卡則是 NVIDIA RTX 3000 Ada 獨立顯卡,採 5nm 製程、搭載 AD106 晶片,其具備 8GB GDDR6 記憶體、128-bit 匯流排、頻寬 256 GB/s。
其餘詳細的相關測試就做表整理如下,有關顯示輸出的部分測試除非有特別標示,否則都是以 RTX 3000 Ada 為主,除電池續航為平衡模式外,其餘測試 Windows 電源模式為效能模式:
Basic Benchmark | 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With Intel Core Ultra 9) | ||
CPU-Z | |||
Singel Threat | 739.1 | ||
Multi Threat | 8071.3 | ||
Cinebench R23 | |||
Singel Core | 1791 | ||
Multi Core | 16768 | ||
Cinebench 2024 | |||
CPU Single Core | 105 | ||
CPU Multi Core | 838 | ||
GPU | 9734 | ||
Geekbench 6 | |||
CPU Single Core | 2352 | ||
CPU Multi Core | 11337 | ||
GPU OpenCL | 98417 | ||
GPU Vulkan | 29726 | ||
PCMark 10 | 7413 | ||
Essential | 10464 | ||
Productivity | 9536 | ||
Digtal Content Creation | 11080 | ||
AIDA64 Extreme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 |||
Read (MB/s) | 42477 | ||
Write (MB/s) | 39347 | ||
Copy (MB/s) | 41235 | ||
Latency (ns) | 116.4 | ||
Crystal Disk Mark | |||
SQE1M Q8T1 Read (MB/s) | 7062.68 | ||
SQE1M Q8T1 Write (MB/s) | 5807.78 | ||
RND4K Q32T1 Read (IOPS) | 104443.85 | ||
RND4K Q32T1 Write (IOPS) | 88180.91 | ||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 2127 | ||
Bandwidth (MB/s) | 336.72 | ||
Average Acess time (µs) | 78 |
3DMark Series Benchmark | 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With NVIDIA RTX 3000 Ada) | ||
Time Spy | N/A | ||
Time Spy Extreme | N/A | ||
Fire Strike | 18910 | ||
Fire Strike Extreme | 9491 | ||
Fire Strike Ultra | 4741 | ||
Port Royal | N/A | ||
Speed Way | 1912 | ||
Steel Nomad_DX12 | 1750 | ||
Steel Nomad_Vulkan | 1786 | ||
Steel Nomad Light_DX12 | 8191 | ||
Steel Nomad Light_Vulkan | 7785 | ||
Solar Bay | 34391 | ||
CPU Profile | |||
Max Threads | 6731 | ||
16 Threads | 6649 | ||
8 Threads | 4812 | ||
4 Threads | 3335 | ||
2 Threads | 1717 | ||
1 Threads | 914 |
Creator Benchmark | 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 ||
Blender 4.0 CPU | 218.57 | ||
Blender 4.0 GPU | 3038.2 | ||
Corona 10 Benchmark | |||
Score (rays/s) | 5148303 | ||
UL Procyon | |||
Office Productivity | 6049 | ||
Photo Editing | 5970 | ||
Video Editing | 6291 | ||
Microsoft Windows ML – CPU float32 | 54 | ||
Microsoft Windows ML – GPU float32 | 413 | ||
Intel OpenVINO – CPU float32 | 81 | ||
Intel OpenVINO – GPU float32 (Intel Graphic) | 183 | ||
Intel OpenVINO – NPU float16 | 257 | ||
NVIDIA TensorRT – float32 | 737 | ||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 Stable Diffusion 1.5 (NVIDIA RTX 3000 Ada) | 853 |
SPECviewperf | Score (1900×1060) |
---|---|
3dsmax-07 | 86.73 |
catia-06 | 84.6 |
creo-03 | 99.04 |
energy-03 | 57.4 |
maya-06 | 320.39 |
medical-03 | 97.13 |
snx-04 | 324.72 |
solidworks-07 | 195.71 |
SPECWorkstation | |||
---|---|---|---|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 Overall | 3.06 | |
CPU | 2.42 | ||
Blender | 1.98 | ||
handbrake | 2.1 | ||
LuxRender | 3.4 | ||
GRAPHICS | 3.29 | ||
maya-05 | 3.42 | ||
3dsmax-06 | 3.17 | ||
Storage | 5.73 | ||
ccx | 3.28 | ||
SPECapcMaya | 8.34 | ||
MayaVenice | 4.74 | ||
MandE | 4.82 | ||
handbrake | 6.63 | ||
3dsm | 8.57 | ||
Product Development | Overall | 3.59 | |
CPU | 3.03 | ||
CalculiX | 2.69 | ||
WPCcfd | 2.75 | ||
rodiniaCFD | 3.75 | ||
GRAPHICS | 2.78 | ||
catia-05 | 3.35 | ||
creo-02 | 2.58 | ||
snx-03 | 2.85 | ||
sw-04 | 1.91 | ||
showcase-02 | 3.51 | ||
Storage | 7.79 | ||
wpcCFD | 8.47 | ||
prodDev | 7.17 | ||
Life Sciences | Overall | 0 | |
CPU | 2.67 | ||
lammps | 2.81 | ||
namd | 2.45 | ||
rodiniaLifeSci | 2.77 | ||
Storage | 2.22 | ||
gromacs | 2.69 | ||
lammps | 1.83 | ||
UNKNOWN | |||
medical-02 | |||
Financial Services | Overall | 3.02 | |
CPU | 3.02 | ||
FSI | 3.02 | ||
Energy | Overall | 0 | |
CPU | 2.7 | ||
Convolution | 6.45 | ||
FFTW | 4.15 | ||
Kirchhoff | 2.93 | ||
poisson | 1.26 | ||
srmp | 1.45 | ||
Storage | 4.63 | ||
energy-02 | 4.63 | ||
UNKNOWN | |||
energy-02 | |||
General Operations | Overall | 2.12 | |
CPU | 2.01 | ||
7zip | 2.63 | ||
octave | 1.43 | ||
python36 | 2.16 | ||
Storage | 2.49 | ||
mozillaVS | 1.3 | ||
mcad | 2.14 | ||
icePack | 3.97 | ||
7z | 3.46 | ||
GPU Compute | Overall | 4.64 | |
GPU | 4.64 | ||
LuxRender | 7.32 | ||
caffe | 3.94 | ||
fah | 3.46 |
而在 AI 工作方面,我們這邊也簡單利用 ComfyUI 搭配 Stable Diffusion 3 Medium 的模型進行測試,內容是一個簡單的文生圖工作流,使用 NVIDIA RTX 3000 Ada 作為主要生圖工具,每次產生一張解析度為 1280 x 720 的圖片。至於實際使用的詠唱詞(Prompts)如下:
An ancient, overgrown temple in a dense jungle, illuminated by the soft light of early morning.
此情況設定下,除了第一次導入模組和指令時,所需時間來到 23 秒左右外,後續每次重複執行詠唱生圖大約都僅需 15 秒左右時間,速度上以筆電來說算是相當能接受的範圍。
而這時候如果以同樣的詠唱詞,將產出的圖片解析度上升到 1920 x 1080 的話,後續的生圖速度大約會來到 42 秒左右,過程中以筆電目前搭載的 16GB 來看都沒有進入低記憶體模式。
最後我們也藉由 PCMark 和 UL Benchmark 的電力測試來看電池續航力表現,首先以 PCMark 10 Mordern Office 來看,將筆電亮度和音量都維持在 30%、Windows 電源改為平衡模式,最終獲得的結果為近 15 小時的超強續航表現。
另外我們也藉由 UL Benchmark 新推出的每小時電力測試,針對 Office 辦公、Video 影像播放和 Idle 閒置三種使用情境來看每小時所消耗的平均電力,三者依序消耗 6%、5%、4% 可做為參考。
總結
整體來看,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工作站筆電外觀上維持了 ThinkPad 小紅點家族的經典工業風設計,低調沉穩的外型一直以來就獲得許多用戶的口碑相傳,小紅點操作彈性對於喜歡的人來說也相當高,鍵盤本身也有不錯的力道回饋,螢幕方面如果是影像相關行業人員的話建議可選 4K 高解析度版本,其色彩表現會更好些。
其餘包含 I/O 布局和內部硬體規格方面都是相當不握的選擇,尤其在升級了 Core Ultra 系列處理器後,其本身預先搭載的 NPU 計算單元也能在基本的 AI 運算下帶來幫助,而若是進階功能的話則是可以直接依照 RTX 3000 Ada 獨顯帶來的優勢,提供更強的運算能力,兩者相輔相成。
目前 Lenovo ThinkPad P16v Gen 2 工作站筆電官網的建議售價為 NT$63,000 元,以其搭載的硬體規格和效能等級來看,算是 C/P 相對高的選項,有需要時常移動作業、又希望穩定效能的使用者可以推薦考慮。
- Lenovo IdeaPad Slim 5i Gen 9 輕薄筆電開箱評測:13 小時長效續航、Core Ultra 5 125H 處理器搭載
- Lenovo Legion Pro 5i 第 8 代電競筆電開箱評測:適合一般大眾的主流選擇,16 吋螢幕搭 2K 240Hz 更新率
- Lenovo ThinkPad P16s Gen 2 行動工作站筆電開箱評測:搭載 NVIDIA RTX A500 獨顯
- Lenovo YogaBook 9i 雙 OLED 觸控螢幕筆電開箱評測:最大化打造「雙螢」使用環境
-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1 商務筆電開箱評測:13 代 Intel Evo 加持、全天候工作安全性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