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Space 鐵客空間

每日科技新聞新知、硬體開箱評測、賣場優惠!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顯示卡開箱評測 | 太空船強大渦輪靈感設計、碳纖維裝飾未來感十足

「Vanguard」是 MSI 隨著 NVIDIA GeForce RTX 50 所推出的新顯示卡系列,級距目前涵蓋 RTX 5060 Ti 至 RTX 5090 皆有,我們這次上手開箱的便是其中的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6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顯示卡開箱

設計上以「太空」、「先鋒」、「領航」作為核心靈感的 Vanguard 系列顯示卡,目前在 MSI 旗下僅針對 RTX 50 系列顯示卡推出,產品線級距涵蓋極廣,除了一般版本外,也有獨特的 Launch Edition 版,其外包裝上會有些許差別外,還多提供一支 LUCKY 公仔喔!我們這次上手的則是一般版,並且是位列中高階的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包裝配件

首先從外包裝來看,這次一般版的外觀都會是以星球和太空旅行的樣貌出現,正面不再直接放上顯示卡彩圖,僅標明為「VANGUARD」系列、GeForce RTX 5070 Ti 和 SOC Edition 版本等字樣。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

實際顯示卡彩圖在包裝背面,此處也額外說明搭載的全新的 HYPER FROZR 散熱設計,包含 STORMFORCE FAN 風扇、方形熱管、均溫板和散熱鰭片等特點。另外也有提供 MSI CENTER 和 AFTERBURNER 軟體支援。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

打開外盒可見上蓋的 VANGURAD 歡迎字樣,另外就是顯示卡本體和隨附配件了。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3

以 RTX 5070 Ti 等級來說,隨附配件包含說明書、16pin 12V-2×6 轉參 8pin PCIe 供電線以及獨特的 MSI 顯卡支架。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4

支架本身也有磁吸支撐,可藉由旋轉的方式調整高度。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5

外觀介紹

重頭戲當然還是在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顯示卡本身了,它在視覺上給人相當霸氣、陽剛的形象,但又因為有碳纖維和正面線條的輔助,讓整體的視覺感又再溫和了一點。其實際尺寸為 357 x 151 x 66 mm,整體分量相當足夠,寬度部分如果是中小型機殼的話,要稍微注意一下是否相容喔!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8

在外觀上它採用了太空船強大渦輪的設計靈感,將大感的線條輪廓和碳纖維裝飾、未來感十足的幾何形象融合,從其正面有相當顯眼的碳纖維飾板輔助,從尾端向前方貫穿,相當搶眼~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3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1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2

視覺上最後畫龍點睛則是 RGB 燈效啦~這邊也給大家展示其視覺效果。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4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5

在散熱方面採用了 MSI 獨家 HYPER FROZR 散熱系統,將風扇、方形熱管、均溫板和散熱鰭片相結合,最大化散熱效果。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33

正面搭載三顆 STORMFORCE 雙滾珠軸承風扇,每顆風扇都擁有七個爪狀紋理葉片,用來提生氣流壓力,其圓弧形設計可有效導流。

內部則是有均溫板可吸收 GPU 和 VRAM 熱量,並有效傳導到方形熱導管加強散熱。而方形熱導管本身則與均溫板協同工作,提升整體散熱效率。最後再藉由精確塑型的散熱鰭片打破不必要的氣流諧波,並且減少噪音。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9

從顯示卡底部也能看見相當大面積,且密度極高的散熱鰭片部署。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8

顯示卡頂部在尾端部分放上 MSI 龍魂 RGB 銘板,同時中央是 16pin 12V-2×6 供電接口,前方則是從背面金屬背板延伸而來的 GEFORCE RTX 區,一旁還有碳纖維區塊裝飾。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14

I/O 方面搭載一組 HDMI 2.1b (4K 480Hz 或 8K 120Hz) 和三組 DP 2.1b,最大 4 螢幕輸出支援。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0

來到顯示卡背面,除了可看見斗大的 MSI 龍魂 LOGO 和金屬髮絲紋線條外,也可以看見同樣融合太空船靈感線條的金屬背板,它上方自然也少不了碳纖維板點綴啦!酷炫之餘也非常有質感。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1

尾端部分採用略帶鏤空設計的風流設計,可進一步強化散熱效果。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2

前方龍魂處的超大面積金屬髮絲紋搭配碳纖維點綴也非常好看~另外也可以在中央下方位置找到出廠的雙 BIOS 模式開關,一般都建議維持出廠的 GAMING 模式即可,不必額外變動。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3

軟體搭配

軟體方面除了 MSI 當家的超頻軟體 Afterburner 以外,一般主流玩家最常用的莫過於 MSI CENTER 了,直接從 Windows 商店下載即可,非常方便。

其主要功能包含提供硬體參數偵測,可即時檢測對應產品的即時表現,比如 GPU 核心時脈、GPU 記憶體時脈、使用率、溫度等等。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6

也可以額外從預先提供的多種軟體中自行下載所需,比如想針對顯示卡燈效調整的話就可以搭配 Mystic Light 功能使用,在眾多 RGB 燈效模式和調整中選擇。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7

有需要的話它也可針對不同的遊戲做燈效直接同步喔!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8

最後則是第一次使用 MSI 產品的話,也建議可藉由其線上更新功能,快速查看系統是否有需要更新。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29

效能測試

來到效能測試環節,首先我們藉由 GPU-Z 查看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顯示卡的基本資訊,它搭載 GB203 晶片、5nm 製程,擁有 8960 顆 CUDA 核心,記憶體方面為 16GB GDDR7、速率 28 Gbps、為 256-bit 匯流排,頻寬可達 896 GB/s。時脈部分則是最高 2588 MHz,但最高可藉由 MSI Center 軟體額外調整到 2602 MHz,不過我們後續的測試仍會以預設出廠的 2588 MHz 來做測試。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30

本次測試的硬體平台規格如下:

首先一樣以最常見的 3DMark 系列測試作為開頭,實際獲得的分數為方便閱讀整理如下:

3DMark 測試項目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Speed Way7339
Steel Nomad (DX12)6661
Steel Nomad (Vulkan)7020
Steel Nomad Light (DX12)27533
Steel Nomad Light (Vulkan)28320
Port Royal18432
Solar Bay133303
Time Spy Extreme12814
 Time Spy Extreme
 (GPU score)
12873
 Time Spy Extreme
 (CPU score)
12493
Time Spy23004
 Time Spy
 (GPU score)
25479
 Time Spy
 (CPU score)
14839
Fire Strike Ultra17729
 Fire Strike Ultra (GPU Score)17310
 Fire Strike Ultra
(Physics Score)
49594
 Fire Strike Ultra
(Combined Score)
9948
Fire Strike Extreme31882
 Fire Strike
 (GPU Score)
32586
 Fire Strike
 (Physics score)
49171
 Fire Strike
 (Combined score)
18873
Fire Strike49528
 Fire Strike
 (GPU Score)
58497
 Fire Strike
 (Physics score)
49212
 Fire Strike
 (Combined score)
23142
Wild Life Extreme55733
Wild Life146369
Night Raid93054
PCIe Feature Test59.32 GB/s

在 3DMark 系列中的 NVIDIA DLSS 測試裡,RTX 50 系列導入了全新的 DLSS 4 架構,可帶來 4 倍的多幀生成,也各別針對不同倍率進行測試比較。

DLSS 測試項目 (FPS)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DLSS 4、2x
 DLSS Offˋ41.49
 DLSS On122.43
DLSS 4、3x
 DLSS Off41.25
 DLSS On168.19
DLSS 4、4x
 DLSS Off41.44
 DLSS On206.07

遊戲測試部分我們則是找了幾款不同種類遊戲,其各自的畫質設定和結果如下,全數都是在開啟最高畫質下(部分有開啟光追)的結果,解析度包含 FHD、2K 和 4K 三者,另外也有針對是否開啟 DLSS 超解析與原生 TAA 做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刺客教條:幻象
(極高畫質、原畫質 TAA)
1920 x 108056
2560 x 144048
3840 x 216032
刺客教條:暗影者
(極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67
2560 x 144064
3840 x 216051
刺客教條:暗影者
(極高畫質、DLSS 平衡、畫格生成)
1920 x 1080111
2560 x 1440108
3840 x 216090
刺客教條:幻象
(極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144
2560 x 1440145
3840 x 2160126
阿凡達:潘朵拉邊境
(超高畫質、TAA)
1920 x 1080115
2560 x 144083
3840 x 216042
阿凡達:潘朵拉邊境
(超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155
2560 x 1440141
3840 x 216082
魔物獵人 荒野
(極高畫質、光追高、DLSS 平衡)
1920 x 1080111.04
2560 x 1440101.29
3840 x 216083.31
魔物獵人 荒野
(極高畫質、光追高、DLSS 平衡、畫格生成)
1920 x 1080149.72
2560 x 1440131.8
3840 x 2160103.91
古墓奇兵:暗影
(極高畫質、DLSS 平衡)
1920 x 1080260
2560 x 1440227
3840 x 2160143

針對 DLSS 和畫格生成的比較,我們找了《極限競速 地平線 5》來作為示範,可發現在畫格生成的加持下,4K 解析度也可輕鬆突破 170 FPS,而即便沒有 DLSS 加持,TAA 模式下 4K 也可以有破百幀表現。

極限競速 地平線 5》DLSS 畫格生成測試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16GB
極高畫質
TAA
1920 x 1080204
2560 x 1440145
3840 x 2160114
極高畫質
DLSS 自排
1920 x 1080184
2560 x 1440169
3840 x 2160142
極高畫質
DLSS 平衡
畫格生成
1920 x 1080272
2560 x 1440229
3840 x 2160170

特別將目前作為 NVIDIA 全新親兒子的《電馭叛客 2077》拉出來看,它除了有目前光追環境下最嚴苛的光線重構選項外,在畫格生成部分也已經針對 RTX 50 系列推出多幀生成技術,最高可有 4 倍幀生成,這部分在項目測試中特別針對 4K 解析度部分單獨測試看結果。

電馭叛客 2077》光追 DLSS 4 畫格生成測試比較
Gaming BenchmarkResolution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OC
RTX 光線重構、TAA
1920 x 108048.4
2560 x 144030.96
3840 x 216015.15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1920 x 108084.31
2560 x 144065.91
3840 x 216046.56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2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85.73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3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19.87
RTX 光線重構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4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50.98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2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17.56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3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59.96
RTX 光追最高
Transformer
DLSS 自動
4 倍畫格生成
3840 x 2160195.99

針對《電馭叛客 2077》的測試結果來看,可以發現在基本 Transformer 模型和 DLSS 開啟後,平均幀數就有相當明顯的提升,而這還是在遊戲最高光追效果下的結果,也就是路徑追蹤模式也有打開,此時若將 4 倍 MFG 畫格生成技術打開,可發現 4K 表現下的幀數可以一口氣拉高到 150 FPS 水準。如果將路徑追蹤的光追效果關閉的話,甚至可以達到逼近 200 FPS 的流暢表現。

其他創作者相關測試部分,UL Procyon 系列測試我們整理如下:

UL ProcyonRyzen 9 9950X +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Office Productivity8297
Photo Editing10136
Video Editing13497

AI 部分的測試簡單藉由UL Procyon 中的 AI Text Generation 項目來查看: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模型RTX 5070 Ti 分數Average TFTT
(sec)
Average OTS
(tokens/s)
Load Time
(sec)
PHI 3.548500.22198.191.42
MISTRAL 7B50330.291601.97
LLAMA 3.143860.28132.32.48
LLAMA 246440.4775.253

工作站級別的 SPECviewperf 和 SPECworkstation 也針對 RTX 5070 12GB 的測試結果整理如下:

SPECviewperf
ViewsetRyzen 9 9950X +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Window
3dsmax-07266.071900 x 1060
catia-06127.341900 x 1060
creo-03144.541900 x 1060
energy-0385.871900 x 1060
maya-06795.851900 x 1060
medical-0368.621900 x 1060
snx-0441.931900 x 1060
solidworks-07589.211904 x 1060
SPECworkstation 3.1
CategorySubcategoryRyzen 9 9950X +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Media and EntertainmentOverallERROR
CPUERROR
GRAPHICS7.94
Storage5.91
Product DevelopmentOverall5.53
CPU6.26
GRAPHICS2.7
Storage7.85
Life SciencesOverall6.05
CPU7.31
GRAPHICS9.56
Storage2.18
Financial ServicesOverall8.92
CPU8.92
EnergyOverallERROR
CPUERROR
GRAPHICS17.39
Storage8.71
General OperationsOverall4.17
CPU3.02
Storage10.9
GPU ComputeOverall1.81
GPU1.81

最後也來看看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的壓力測試散熱效能表現,簡單以 FurMark 2 做 30 分鐘 4K 解析度壓力測試,平均室溫大約是 24 度左右環境紀錄溫度和功耗。

在待機階段時,GPU 核心溫度平均約落在 41.7℃,而在 30 分鐘燒機過程中,平均核心溫度為 62.4℃,此時的功耗最大為 303W,溫度控制表現相當不錯。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31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32

心得總結

作為 MSI 全新顯示卡系列,VANGUARD 在自家陣容中屬於高階等級定位,在視覺上有著相當搶眼好看的太空靈感,搭配碳纖維飾板點綴,在科幻風格中再拉回一點現實質感,搭配延伸的 RGB 燈效,一體性表現相當不錯,在電競顯示卡產品線中比起自家專為創作者設計的 Expert 產品線更多了些剛硬氣息,但不過份外放,小編認為 MSI 這波視覺設計拿捏得恰到好處!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8

而在效能表現上,畢竟是有著 RTX 5070 Ti 等級的加持,再加上 NVIDIA DLSS 和 MFG 等技術,遊戲效能上在支援遊戲陣容中甚至可以觸碰到 4K 解析度市場領域,比本身主打的 2K 解析度市場來說多了些彈性。而得益於 HYPER FROZR 散熱技術,也從裡到外全方位穩固散熱效能,進而帶來強效表現。

如果你本來就是 MSI 龍魂粉絲的話,全新的 VANGUARD 系列將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新選擇,又或者你只是想要入手一張高階顯示卡,但又不想要有太多的電競元素,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以其太空元素搭配碳纖維點綴的質感,或許也會是個很好的入手選項。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官網連結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Threads 可以隨時 follo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