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RTX 5060 8GB 顯示卡評測 | DLSS 4 + MFG 加持、1080p 主戰場最佳新星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8GB 顯示卡評測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顯示卡,作為當前 NV 陣營中的萬元級入門首選顯示卡,我們先前已經先針對手上收到的 ASUS Prime GeForce RTX 5060 8GB OC 做了外觀的快速開箱,由於核心晶片功耗和散熱需求不高的緣故,RTX 5060 系列顯示卡可以做到相當輕巧可愛的體積,很適合融入各種 SFF 標準或 Mini-ITX 機殼中,無論是預算有限、還是想在不犧牲機殼體積下擁有不錯效能表現的玩家來說,RTX 5060 都算是個滿不錯的選擇,尤其它作為 RTX 50 系列一員,自然不會少了 DLSS 4 和 MFG 等新技術支援,雖說它主攻的解析度戰場是 1080p,而且鎖定的客群是可能還在用 RTX 3060、甚至 RTX 2060 的用戶,但憑藉新技術加持,在部分支援的遊戲和場景中,要進入到 1440p 解析度市場也並無不可,惟因記憶體僅 8GB 配置緣故,在當前部分玩家和面板廠已開始擁抱更高解析度的大環境影響下,在 2160p 的解析度市場中會有些劣勢,在選擇上就必須注意了。
回過頭來,RTX 5060 8GB 的基本規格幫大家快速整理複習一下,首先它與 RTX 5060 Ti 採用的是相同的 GB206 晶片,但關閉了部分 SM 作為級距切割,擁有 3840 顆 CUDA 核心、120 個第五代 Tensor 核心和 30 個第四代 RT 核心,在光追效果部分肯定會比前代更佳。記憶體方面則是搭載 8GB GDDR7,在 128-bit 匯流排下達到 448 GB/s 頻寬。在截稿期間我們以 GPU-Z 2.65.1 版本尚無法完整確認其規格,提供做為參考。

相關的平台規格整理如下:
- CPU: AMD Ryzen 9 9950X
- Motherboard: ROG STRIX X870E-E GAMING WIFI
- Cooler: ROG RYUJIN III 360 ARGB White Edition
- RAM: CORSAIR DOMINATOR TATANIUM DDR5-7200 16GB x2
- SSD: Crucial T700 2TB PCIe 5.0 NVMe SSD
- PSU: CORSAIR RM1000x SHIFT
首先我們就先以最常見的 3DMark 系列測試作為開頭,考量到其整體定位仍在 1080p 解析度市場,因此直接針對幾組項目展示給大家理解。
首先在 Speed Way 項目測試裡,其獲得的分數為 3457 分,顯示卡測試為 34.57 FPS。

Time Spy 項目獲得 12939 的總分,顯示卡分數則是 12761 分。

Fire Strike 部分則是獲得 27123 分的成績,其中顯示卡分數為 27329 分。

至於在光追項目的 Port Royal 測試項目裡,則是獲得 8310 總分、顯示卡分數為 38.48 FPS。

我們實際以先前顯示卡系列測試遊戲中的選項來進行比較,由於部分遊戲在 4K 解析度下會因為 VRAM 不足導致出現錯誤回報,因此測試項目主要會針對其主戰場 1080p 或可進一步進攻的 1440p 來做介紹。
首先是《刺客教條:幻象》,在最高畫質下開啟 DLSS 平衡模式,1080p 中可獲得 139 FPS。而如果是將解析度調高到 1440p 的話,仍可獲得 115 FPS,表現不錯。


《阿凡達:潘朵拉邊境》裡,開啟最高畫質設定,DLSS 平衡模式下可在 1080p 中獲得平均 88FPS 表現,1440p 下也還壓在 72 FPS,以這款畫面稍微複雜點的遊戲來說算是可以了。


曾經的 NV 親兒子《古墓奇兵:暗影》中,1080p 開啟 DLSS 平衡模式下,平均可達 137 幀、2K 解析度下也還有逼近 100 幀的水準。


至於在要求比較高的現任親兒子《電馭叛客 2077》裡,1080p 則是可以在開啟預設高畫質下,搭配 DLSS Transformer 模型和兩倍幀生成就達到 114.58 FPS 水平。

幀生成和 DLSS 下,《極限競速 地平線 5》可在 1080p 下達到 183 FPS,1440p 下也仍有 118 FPS,假設遊戲優化好的話,還是能有不錯的表現。


至於電競類遊戲如《虹彩七號》,則是可以在 TAA 模式下於 1080p 獲得 265 FPS 的水準,要吃滿 240Hz 更新率的螢幕也還是 ok 的!

接下來在創作者相關的測試項目中,Procyon 的 Office Productivity 項目獲得 8230 的總分。

Photo Editing 項目則是獲得 9964 分。

最後再 Video Editing 的部分則是 10905 分。

AI 部分的測試簡單藉由UL Procyon 中的 AI Text Generation 項目來查看,測試結果如下。PHO 3.5 獲得 2710 分、MISTRAL 7B 則是 2606 分、LLAMA 3.1 為 1590 分。

工作站級別的 SPECviewperf 和 SPECworkstation 也針對 RTX 5070 12GB 的測試結果整理如下:
SPECviewperf | ||
---|---|---|
Viewset | Ryzen 9 9950X + RTX 5060 8GB | Window |
3dsmax-07 | 135.63 | 1900 x 1060 |
catia-06 | 77.81 | 1900 x 1060 |
creo-03 | 128.52 | 1900 x 1060 |
energy-03 | 43.96 | 1900 x 1060 |
maya-06 | 559.13 | 1900 x 1060 |
medical-03 | 41.49 | 1900 x 1060 |
snx-04 | 28.5 | 1900 x 1060 |
solidworks-07 | 324.53 | 1904 x 1060 |
SPECworkstation 3.1 | ||
---|---|---|
Category | Subcategory | Ryzen 9 9950X + RTX 5060 8GB |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 Overall | ERROR |
CPU | ERROR | |
GRAPHICS | 5.22 | |
Storage | 6.14 | |
Product Development | Overall | 5.14 |
CPU | 6.27 | |
GRAPHICS | 1.69 | |
Storage | 8.61 | |
Life Sciences | Overall | 5.45 |
CPU | 7.32 | |
GRAPHICS | 5.6 | |
Storage | 2.18 | |
Financial Services | Overall | 9.01 |
CPU | 9.01 | |
Energy | Overall | ERROR |
CPU | ERROR | |
GRAPHICS | 8.92 | |
Storage | 8.51 | |
General Operations | Overall | 4.25 |
CPU | 3.1 | |
Storage | 10.96 | |
GPU Compute | Overall | 1.42 |
GPU | 1.42 |
最後也來看看 ASUS PRIME GeForce RTX 5060 8GB OC 的壓力測試散熱效能表現,簡單以 FurMark 2 做 30 分鐘 4K 解析度壓力測試,平均室溫大約是 24 度左右環境紀錄溫度和功耗。
在待機階段時,GPU 核心溫度平均約落在 43.8℃,而在 30 分鐘燒機過程中,平均核心溫度為 64.2℃,此時的功耗最大為 145W,溫度控制上還不錯,主要功耗方面相當輕盈,即便是 650W 電供就能相當穩定的控制。


整體來說,RTX 5060 8GB 對於一般主流玩家來說可能會嫌棄它的帳面效能和記憶體容量不足,但考量到它的價位只有萬元等級,是目前入門等級顯示卡來說最好的選項,而且也沒有供貨緊湊的問題,基本上應該隨時都能快速入手,對於還在使用舊世代 RTX / GTX 60 等級的玩家來說會是相當不錯的誘因,尤其它又有一再提到的 DLSS 4 和 MFG 加持,對於未來遊戲的支援彈性也有。
另外,由於其低功耗以及仍採用傳統 8pin PCIe 供電緣故,如果不想花大錢一次升級全套配備的話,RTX 5060 8GB 是可以在只升級顯示卡的前提下,幫玩家省下荷包的,只需直接更換顯示卡即可,就 1080p 遊戲市場來說,它仍是相當有競爭力的選項。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Thread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