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的 Sora 文字轉影片生成工具正式登場:當未來都是 AI 影片
OpenAI 正式推出 Sora:文字轉影片的革命性工具
OpenAI 今天正式宣布推出全新的 AI 模型 —— Sora,這款工具可根據用戶輸入的文字描述生成高品質影片,功能強大且適用性廣,目前已向 ChatGPT 訂閱用戶推出。
「文轉圖」在目前的 AI 世界裡,大多數情況下已算是技術上逐步成熟,部分時候已經可成為基本的「美編」工作使用,必要時可再由人工進行後製。至於文字產生影片方面,我們此前類似的工具聽過最多的當屬 Runaway 了,它與這次由 OpenAI 推出的 Sora 在本質上的技術相同,都是允許用戶藉由文字提示詞的方式,搭配 OpenAI 伺服器算力去演算而來,目前並非由本地端執行轉換工作。
Sora 的核心功能
Sora 在核心上的最大功能就是能藉由自然語言的型態,直接將用戶的「想法」藉由 AI 產生的方式,轉換成實際的短影片,最終獲得的結果與現實環境拍攝下的產物自然有些區別,但若以可用性來說,若提示詞指令明確,且無太多物理或物件移動相關需求的話,它產生的內容幾乎是可以直接拿來使用的。
- 文字轉影片生成:
用戶僅需輸入文字描述,即可生成最長 20 秒的影片,支援多種比例及解析度。ChatGPT Pro 訂閱用戶更可享 1080p 的高畫質影片。 - 圖片動畫與影片重混:
除了從文字生成影片,Sora 還提供圖片動畫及現有影片重混功能,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創意發揮的空間。
使用與訂閱方案
雖說 Sora 已向大眾公開推出,但要使用的話還是需要搭配 ChatGPT 訂閱才可使用,而且在筆者目前截稿期間,即便是 ChatGPT 訂閱戶,也無法直接登入使用,很大原因猜測是由於目前使用者過多,OpenAI 須暫緩註冊和登入需求,以便緩解使用,但未來應該會逐步開放更多資格。
- 訂閱層級:
- ChatGPT Plus 訂閱: 每月 $20 美元,可生成 720p 影片,最多 50 部。
- ChatGPT Pro 訂閱: 每月 $200 美元,提供 1080p 無限生成。
- 地區可用性:
Sora 已在許多 ChatGPT 營運的國家推出,但歐盟、瑞士及英國、中國的用戶需稍後才能使用,OpenAI 正為這些地區調整定價與法規合規措施。
OpenAI 也為 Sora 設置多重安全防護,包括:
- 阻止與兒童性虐待材料及色情深偽影片相關的內容。
- 初步限制涉及人像的影片上傳,以改善深偽內容檢測能力。
- 為所有 AI 生成影片加入 C2PA 元數據標籤,以標識影片來源。
關於以上這幾點安全防護和隱私問題,知名科技 YouTuber MKBHD 也在其「Sora Review」影片中提到,相關的限制滿明顯的,畢竟 Sora 是允許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或影片做為參考來源,然後再進一步轉換成符合提示詞的影片,也就是說實際上你可以從現有的照片將其直接轉換成影片使用。
然而,Sora 在用戶上傳檔案後,會有明確的 AI 檢測功能,若判定是不符合智慧財產權或有侵害隱私、甚至 18 歲以下人物的情況下,它並不會產生影片。雖說這中間還有灰色地帶存在的可能,但至少有稍微做到初步的檢測。
當未來都是 AI 影片時
Sora 的問世不僅顯示 AI 在內容創作中的突破性進展,也可能重新定義用戶與影片內容的互動模式。首先,它背後的公司畢竟是 OpenAI,有著 ChatGPT 這個此前就有相當大資料量的「文字 AI」功能,相較於 Runaway,它的發展速度絕對會更快些,就目前看到的測試結果來看,大多數沒有牽扯到太多人物、物理、運動相關的 AI 影片可用性都滿大的。
更有甚者,Sora 是直接提供了 Remix 剪輯以及分鏡提示詞的功能,也就是說你完全可以藉由它的幫助去產生一部完整的長影片,當然中間的提示詞需要精雕細琢,而且可能需要多方嘗試,但它做得到是很重要的一點。
然而,其快速發展也引發了關於創意產業職位流失及錯誤資訊傳播的擔憂。我們未來將會看到非常多由「AI 產生」的影片散播在網路中,尤其短影音當紅的這個時代下,20 秒的初始預設長度相當符合這樣的邏輯,假設只是單純的娛樂散播倒也無妨,但若有惡意資訊或假消息的話,儘管若仔細查看影片中的「物理運動」邏輯的話,還是能找出「這是 AI 影片」的蛛絲馬跡,但閱聽者有沒有能力辨別這些 AI 影片的真偽就成了很大的疑慮。
此外,雖說目前 OpenAI 官方會辨別用戶上傳檔案的隱私問題,比如前文所提的智慧財產權、以及 18 歲以下人物出現的話就禁止產生影片等,但這樣的官方管理能達到怎樣的嚴防程度還有待觀察。
總體來說,從大方向來看,Sora 的出現很大程度會對影音媒體和相關產業帶來影響,對於會使用到這項工具的人以及會看到這些影片的人來說,它象徵者整個產業的轉換,或者是另一條新路線的開發。然而,正如目前類似 ChatGPT 或是 Copilot 這類工具一樣,若日常生活中還不會完全利用到這些工具的許多一般大眾來說,它們就如同過眼雲煙一般,只是單純的文字、文章抑或是新聞,不會知道背後是否有 AI 輔助、或者完全由 AI 產生,也不會發現或許日常看到的許多「創作內容」早已慢慢有 AI 參與其中,文字上是如此,未來,影片上也會是如此,只是,影片或許帶來的影響還是更大些。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