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 AQUOS R9 Pro 智慧手機開箱 | 日系徠卡加持、新視界體驗

Sharp AQUOS R9 Pro 智慧手機開箱
我們先前已開箱過主要針對一般日常使用的 Sharp AQUOS sense9,它以簡約有質感的外觀,搭配升級後內部硬體規格鎖定一般主流市場。而這次要開箱的則是隸屬當前 AQUOS 世代手機中的旗艦款,也就是主打徠卡相機導入的 AQUOS R9 Pro,在自家產品定位中其實另有 AQUOS R9,但它在相機模組與核心硬體上有所區別,高階的 AQUOS R9 Pro 額外加入望遠鏡頭組成三鏡頭模組,處理器也用上高通 Snapdragon 8s Gen 3 處理器作為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分。
不過在外觀上最顯眼的,自然還是 AQUOS R9 Pro 在碩大的三鏡頭模組下導入經典徠卡相機造型,雖然配色上只有單一的「膠捲黑」可選,而且也同樣請來三宅一成操刀,延續日系超簡約設計路線。
包裝配件
外盒包裝與先前在 sense9 智慧手機上的設計截然不同,簡單的黑紅配色,搭配主要鎖定鏡頭模組的設計,再放上 Sharp AQUOS 和 R9 Pro 字樣左為點綴,看得出來非常強調本次相機的設計和質感。

打開外盒後就會看到映入眼簾的 R9 Pro 本體,周圍以包膜保護。

相關的配件部分則是包含快速使用指南、透明塑膠保護殼、Type C-to-C 連接線和 C-to-A 轉接器,盒裝內無充電器,這部分需自備。

外觀介紹
重頭戲,R9 Pro 本體亮相!其實際尺寸為 162 x 78 x 9.3mm,在厚度上屬於當前旗艦機中算是稍微厚一點點的,但其 229g 的重量在此量級中,手感部分還算相當不錯。
從手機背面可見超大的圓環鏡頭模組,背蓋是採用磨砂材質打造,能明顯減少指紋沾擾,並在下半部有個小小的 SHAPR 字樣簡單點綴,小編自己是滿喜歡這樣的簡約設計,低調、但不失整體風格。


在講相機以前,我們先來到手機正面看看,其正面搭載一 6.7 吋 Pro IGZO OLED 螢幕,更新率介於 1-120Hz 之間,但在具有流暢高速顯示和遊戲選單註冊遊戲設定開啟的應用程式中,當顯示每秒更新 120 次時和關閉時,可實現最高 240Hz 的顯示狀態變化,簡單來說一般日常使用下的流暢感相當足夠。
其實際解析度最高為 Quad HD+ (1440 × 3120),全白亮度 1000 尼特、峰值亮度則是 2000 尼特,在戶外使用不管是拍攝還是日常,應當都綽綽有餘。

上方為單一挖孔的前鏡頭配置,搭載 5030 萬畫素,支援 PDAF 和 EIS 功能。視覺上也可見周圍的邊框設計相當窄,使用時的沉浸感還是相當不錯。

窄邊框設計自然也有延續到手機下半部,四邊的邊框厚度均勻。另外,AQUOS R9 Pro 支援前鏡頭臉部解鎖以及螢幕下指紋辨識,兩者的辨識速度都不錯,足夠日常使用。

緊接著來看手機側邊設計,機身左側非常乾淨,無任何按鍵或連接埠,僅在上半部有保留給天線訊號接收。

主要的按鍵會集中在機身右側,並以最上方的 AQUOS 字樣作為系列點綴。


由上至下依序為音量調整、電源和 R9 Pro 系列才擁有獨立快門按鍵,在任何情況底下只要長按壓此按鍵就能直接開啟相機準備拍攝。

快門鍵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它周圍有稍微做內凹設計,主要是為了符合按壓時的人體工學,同時也方便攝影師盲摸手機時能快速到定位。而它也支援半按快門鎖定對焦等功能,操作上相當直覺。

至於機身底部則是除了 USB-C 充電埠外,SIM 卡槽也位於此處,與 sense9 相同是可以直接使用指甲將其取出的設計。SIM 卡槽支援一般 nanoSIM 尺寸(也支援 eSIM),這部分不像 sense9 一樣還額外支援記憶體卡擴充,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至於機身頂部則是簡單的麥克風和天線配置而已,同樣是相當簡約。

相機拍攝
緊接著將鏡頭重新拉回到主打的後置徠卡三鏡頭模組,巨大的圓環模組標有 LEICA 字樣驗明正身,同時周圍則是標記搭載 VARIO-SUMMICRON 攝影系統。

三顆鏡頭分別是下圖右的主鏡頭,其搭載 5030 萬畫素,1/0.98 吋感光元件,採 23mm 焦段。而圖左的則是 Pro 系列才有的三倍望遠鏡頭,同樣是 5030 萬畫素,但感光元件大小為 1/1.56 吋,焦段改為 65mm。兩者都擁有全像素 PDAF 技術和 OIS 光學防手震功能。

至於下半部則是右側的廣角鏡頭,同樣是搭載 5030 萬畫素配置,感光元件大小為 1/2.5 吋,焦段 13mm,僅具備 PDAF 功能。其左側則是 14 頻譜設計,用於作為光譜感測,最左側則是閃光燈。

小小的日常使用心得回饋,由於鏡頭模組的空間會佔據手機後方至少 1/3 的空間,在抓握手機時會下意識的避開食指直接接觸鏡頭模組,因此會將手指卡在鏡頭環底部,但此時在手機配重上會稍微有些頭重腳輕的問題,這在單手使用時手拿重心要拿捏。

接著,在相機拍攝介面的部分與 sense9 大致相同,都是維持相當原生 Google 鏡頭的介面,惟靜態照片拍攝時望遠鏡頭改為三倍鏡,廣角鏡則同樣是顯示 0.6 倍。數位變焦部分最高可支援到最高 20 倍,這部分可藉由音量鍵來直接精準觸發所需倍率。
其他包含焦距縮放下的 Google Lens 智慧鏡頭、左側由上至下的設定、閃光燈、照片比例(4:3、16:9、1:1)、HDR 等功能開關也同樣位列。其他拍攝模式還包含肖像、夜間、手動模式等基本功能則是同樣都有包辦。另外,在後置鏡頭拍攝下也同樣會有自家的 AI 辨識導入,方便直接套用演算法轉換最終成片。


錄影拍攝時也會有些微的裁切放大鏡頭,而值得注意的是對焦位置也會稍微的向左偏移些,若有攝錄切換需求的話,這部分在拍攝時需稍微注意。錄影模式下則同樣有 3 倍、1 倍和 0.6 倍三種焦段可選。

最後,在針對相機設定的部分,影片部分可調整的包含最高 4K@60Hz 錄製,並可選擇使用高畫質模式(H.265)、輕量化模式(H.265)或是通用模式(H.264)格式拍攝,其他功能也包含手震校正、自動 HDR、減少風切、臉部對焦、AI Live Story、AI Live Shutter 等功能。

照片部分的設定則是包含照片尺寸(4:3 下最高 12.6M)、是否在手動拍攝時保存 RAW 檔以及開關浮水印等,另外也可設定浮動快門、自動 HDR、自動夜景、自動巨集(自動切換微距拍攝)等功能,其他像是智慧構圖、輔助格線和其他 AI 演算功能也包含在其中。

以下就放上幾張實際以 AQUOS R9 Pro 拍攝的樣張給大家當作參考,圖片為手機直出,僅做檔案大小縮放,無任何額外後製,並且都是使用出廠的拍照模式拍攝,非手動設定參數。而手機實際套用的參數可直接參考隨附的浮水印。
首先先來看主鏡頭,徠卡效果拍攝下整體視覺給人會稍微有些復古底片風,但色調上也會比較偏暖,這在畫面中如果有鮮豔色彩物件或人物的話會滿適合的,整體喜好與否就見仁見智。

廣角鏡的部分,色調上會比主鏡頭冷一些些,在強光下的鏡頭環鬼影也會比較明顯,不過色調上小編個人是比較喜歡這樣稍微偏冷一點的調色,屋頂上的盆栽花朵色調較接近當天實際情況。

至於三倍鏡的拍攝部分,則是會同樣將色調調成偏暖的色系,這時雖然有 OIS 光學防手震輔助,但仍會考驗拍攝者的手抖程度。

另一組建築物的拍攝樣張方面,主鏡頭也是同樣會讓色調稍微偏暖,但陰影和陽光直射的表面控制得宜,整體視覺的感受是比較舒服一點的。

廣角鏡因為色調更冷的關係,會很適合拍攝這類都市建築風格,就可惜當天天氣不甚美,沒有些雲彩點綴。

三倍鏡下的細節雖說仍是有些偏暖,但可見其細節處理相當不錯,光源充足下 ISO 噪點非常低,牆磚和陰影的紋路都非常清楚。

室內場景拍攝的部分,光源一般情況下主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還是不錯,徠卡風格的導入會讓環境看來有些復古。

而在拍攝動物時也會得益於這樣的風格,視覺上同樣會是比較復古的效果,但可以發現周圍卵石的紋路控制得宜,1.8 大光圈的配置下後方散景也轉化的不錯。

我們認為在拍攝食物時,主鏡頭拍攝出來的風格會特別討喜,暖色系搭配食物下會讓本來的色調更加豐滿,食物看起來也會更好吃些,尤其越鮮豔的色調會越適合這類的拍攝效果。


最後也簡單放上夜拍的對比,下圖第一張是有開啟夜拍的結果,在後方建築和前景的樹葉部分會明顯可見陰影拉高,不過還不至於過分拉滿就是了,與第二張直接使用一般鏡頭拍攝的效果不同,不過在拍攝這類夜景照片時要注意手持穩定,同時會須 1~2 秒的時間等待(實際上不長),若畫面上有快速移動物體的話(如車輛、動物等),就必須考慮可能出現拉長曝光時間的結果,部分時候倒也不壞就是了。


順帶一提的是在 AI 演算法部分,在拍攝植物這類的場景時,AI 仍會將其辨識為「料理」,和先前在 sense9 上發現的狀況相同~應該待未來演算法持續改進後就會調整。

軟體介面
快速看看 AQUOS R9 Pro 的手機操作介面,它預先搭載的是 Android 14 系統,採用的大致都是 Google 原生介面,並無過多的雜亂 App 參與其中,頂多做圖示視覺化的 Sharp 風格取代而已。

設定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畫面部分,有提供預設的建議畫質、標準、鮮豔和自然等選項,HDR 影片也可選擇標準、生動和電影三種模式,使用時可自行選擇。另外,解析度部分出廠預設會先採用 FHD+ (1080 x 2340) 解析度,以便在電池續航之間找到平衡,若有需要的話也可手動選擇最高畫質 QHD+ (1440 x 3120)。最後在畫面色溫部分也可選擇自動調色,抑或是手動調整冷暖。

另外,螢幕部分另外可選擇高速顯示 App,這部分是只能藉由 App 單獨來選擇切換,雖然多數時候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已足夠,但小編認為若能額外加上一個全時啟動選項的話,倒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其他功能像是自定義桌布、介面,以及預設主畫面應用程式部分則是和 AQUOS sense9 相同。

比較特別的是在 AQUOS 小幫手這項功能中,除了有許多第一次上手 Sharp AQUOS 手機時可以使用的功能教學外,也有額外的便利功能可以導入,比入自動捲動、Clip Now 藉由長按邊角進行螢幕截圖等。

電池部分搭載的是 5000mAh 容量,設定中可以選擇是否開啟最大充電量變更,以便當充電至 90% 自動停止然後旁路通電,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第一次使用時可選擇利用螢幕下指紋辨識或前鏡頭臉部驗證解鎖。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AQUOS R9 Pro 也預先搭載了 Google Gemini 智慧 AI 聊天 App,以目前 Google Gemini AI 免費版已採用 2.0 Flash 模型下,可直接要求 AI 生成圖片(截至截稿期間為人物以外的圖片)、生成程式碼,抑或是直接詢問網路資訊。另外,它也和一些 Google 的原生 App 有連動,比如若詢問要求記錄筆記的話,會自動使用 Google Keep 進行記錄,這部分若未來能與更多第三方 App 結合的話,操作上也會讓整體 Android 手機體驗更流暢。

效能實測
最後來看看實際的效能測試方面,AQUOS R9 Pro 搭載的核心為高通 Snapdragon 8s Gen 3,採用台積電 4nm 製程,由 1 顆 3GHz Cortex X4、4 顆 2.8GHz Cortex A720 與 3 顆 2GHz Cortex A520 核心組成,搭配的內顯為 Adreno 735 GPU,整體算是隸屬於中高階等級處理器,雖然並非像是 8 Gen 3、Elite 系列等旗艦等級選項,但作為一般日常使用來說倒也足夠。它出廠預設的配置為 12GB RAM 加上 512GB 的儲存空間,後者無法藉由記憶卡擴充是個小缺憾,尤其如果拍攝數目大的話,勢必需要將檔案外接或上傳雲端。
順帶一提,非 Pro 版本的 AQUOS R9 預設的配置搭載的是 Snapdragon 7+ Gen 3 處理器,搭配 12GB RAM + 256GB ROM 的組合;主流的 AQUOS sense9 則是 6GB + 128GB 或 8GB + 256GB 兩種配置選擇,提供參考。
在常見的 Geenkbench 測試裡,其 CPU 單核成績為 1888 分、多核則是 5047 分,GPU 部分 OpenCL 下為 8753 分、Vulkan 則是 9764 分。

而新的 Geekbench AI 測試裡,則是依照不同的 CPU、GPU、NNAPI、QNN 等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就放上來供大家作為參考。(點圖可放大)


GPU 效能方面,3DMark 系列中的 Steel Nomad Light 模式獲得 1067 分,壓力測試中穩定度為 70.6%。

Solar Bay 的測試裡,獲得分數為 4961 分,穩定度為 74.9%。

Wild Life 和相關的壓力測試裡,前者分數已超過水平,穩定度則是 54.6%。

但在更嚴苛點的 Wild Life Extreme 中,則是獲得 2563 分,穩定度飆升至 95.7%。

SLing Shot Extreme 和 Sling Shot 兩項測試則是都突破資料庫分數水平,整體的表現算是不錯,一般主流 3A 手遊若將畫質調整成中或中高等級的話,可有不錯的 60 FPS 效能。

至於 PCMark 測試結果裡,工作 3.0 效能項目的分數為 15728 分。我們也針對電池續航的部分做了測試,並且分別測試了 FHD+ 和 QHD+ 兩種解析度下,將螢幕和音量都固定在 30% 的測試結果如下:
- FHD+:14 小時 37 分
- QHD+ :11 小時 33 分
充電速度方面,藉由手邊現成的 30W 充電器搭配,從 15% 左右要充滿至的話大概需要 1 小時 40 分左右。

心得總結
整體來說,作為當前 Sharp 相機攝影旗艦的 AQUOS R9 Pro,它在外型設計下背面有經典徠卡致敬造型,碩大圓環鏡頭模組看來相當磅礡氣派,正面則是有著相當色彩表現的 OLED 面板加持,但還是維持了相當符合日系精神的簡約造型設計,沒有過多花俏裝飾,乾淨俐落的印象非常好。

至於效能表現部分,Snapdragon 8s Gen 3 本就是屬於中高階等級處理器,因此效能畢竟會比 AQUOS sense9 或 R9 的處理器還要更優異些,對於一般消費者有日常拍攝或普通情況使用下是絕對足夠的。惟電池續航表現就目前來說,11~14 小時的續航雖然是在解析度之間做選擇下的結果,但若有一整天長時間在外拍攝或專業使用需求的話,可能建議還是攜帶個行動電源或充電線或許會比較恰當。
而在主打的相機部分,三鏡頭模組加上徠卡調教色系風格,雖說並非人人都能接受,但畢竟攝影調色上本就相當主觀,且要看被攝物和拍攝風格決定,但其拍出的照片直出都能有相當不錯的復古底片風,在復古風潮仍在的當下於社群媒體上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成像效果,假若要做專業調色的話,也可選擇 RAW 檔手動調整,這點對於有專業拍攝需求的玩家來說還是很加分。雖說其價格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可能有些難以入門,但若對徠卡拍攝風格加上日式純血旗艦手機有興趣的話,AQUOS R9 Pro 會是目前最直接的選擇。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