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 無線主機!ASUS TUF Gaming GT302 ARGB ATX 機殼開箱、裝機從未如此簡單 ft. Z790 + RTX 4070 Ti SUPER
TUF Gaming GT302 ARGB 中塔機殼開箱
自華碩 BTF: Back to (the) Future 背插式系列產品推出以來,旗下產品線逐漸整裝完畢,從最初的顯示卡、到後期的主機板,再到陸續推出的背插式支援機殼,BTF 產品線時至今日已可輕鬆建構,小編這次也藉由上手 TUF Gaming GT302 ARGB 中塔機殼的同時,搭配 TUF Gaming Z790-BTF WIFI 主機板和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BTF White 顯示卡,來玩玩全新的無線裝機體驗。
外觀特色一覽
TUF Gaming GT302 ARGB 為標準中塔配置,實際尺寸為 520 x 235 x 485mm,配色上有黑白雙色可選,側面為透側面板設計,小編這次上手的是質感簡約乾淨的白色版本,視覺體驗相當優秀,這邊也小暴雷一下:搭配全白零組件配置,BTF 無線配置下看起來超漂亮!
機殼前面板本身擁有經過改良的方型網孔設計,確保通風無阻且具有出色的大孔隙,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空氣流動效率。面板下預先搭載 3 顆 140 x 28mm ARGB 風扇(水冷排的話支援 360mm),搭配內部額外的一組相同配置 140mm 風扇,每顆風扇都是 3 mmH2O 靜壓和 115 CFM 風量,整體設計主打最大化風量、強化散熱。
前面板本身也可輕鬆卸除,內置可卸除的防塵濾網,方便玩家自行清潔。
前面板與機殼頂部間有特色圖騰標示,延續 TUF Gaming 系列一貫設計,但仍可見其語言有略做大眾化低調改良,不若過往強硬。
至於前面板 I/O 部分則提供兩組 USB-A (USB 3.2 Gen1)、開關機、重啟、3.5mm 耳麥孔以及一組 UBS 3.2 Gen 2×2 Type C,其最高傳輸速率 20Gbps。
機殼頂部延續前面板方形網孔設計,無須任何螺絲即可輕鬆施力卸除。
其內部也有可拆除式的防塵濾網,此處為磁吸式設計。
機殼頂部提供 360mm 的散熱器安裝空間,也可支援 280mm 散熱。
該散熱器支架同樣採無螺絲設計,只需將支架向上掀起即可將其卸除,也方便安裝頂部水冷排或風扇使用。然安裝時須注意,由於該支架無螺絲固定緣故,雖然卸除方便,但裝機過程中如需移動機殼的話,須注意手部抓握施力點不要放在該支架上,以免抓了個空。
機殼底部四角獨立支架墊高,同時底部可見電源艙處的 HDD 硬碟架螺絲位置(如不須硬碟可將其卸除),後方則是有抽取式的防塵濾網。
回到主機側面來看,前文有提到主機採用透側面板配置,拆卸方式僅需略為施力即可側向推出後抽取卸除,面板本身具有防掉落設計,安裝時更放心。
其內部空間相當充裕,最大可支援 E-ATX 尺寸主機板。CPU 散熱器支援最高 165mm、顯示卡長度則是最長 407mm。
因應 BTF 背插式主機板需求,機殼後方已預先做好多處供電處槽位,裝機時只需要將主機板對應好鎖孔即可。而若有 E-ATX 主機板或非 BTF 系列主機板需求的話,側邊的線材遮罩也可作為整線和線材進出使用。
機殼後方額外提供的 140 x 28mm ARGB 風扇。
PCIe 擴充插槽提供水平 8 槽配置(最多 407mm),另外可藉由隨附的垂直安裝配件(後文提及)提供 3 槽安裝(最多 125mm)。
電源艙上方沿用方形網孔增加散熱,也額外提供顯示卡線材進出槽位所需,非背插式顯示卡同樣可用。
另一側則是大面積網孔配置,符合機殼整體最大化散熱的設計宗旨,一樣是無需螺絲即可施力卸除的設計。
內部已經預先做好基本整線配置,方便後期安裝。
而眼尖的玩家應該已經可以注意到畢竟是支援 BTF 系列產品,對應主機板的 CPU 供電、主機板 24pin 供電和大量主機板下半部常見針腳位置,在此處都已做好對應挖孔。
線材整理部分最顯眼地方莫過於左側的三組大束線帶設計,其線道寬 52mm,採魔鬼氈黏貼固定,其一旁甚至已經先用 25mm 寬的線槽幫前置 I/O 和包含像是 F_PANEL、HD_AUDIO 等線材直接預先固定。
側邊可見兩組 2.5 吋 SSD 安裝位置,最下方電源艙旁為改良硬碟支架設計,整套擴充空間最多可提供共計 4 個 2.5 吋 SSD 和 2 個 3.5 吋 HDD。
另外,提供給 CPU 8pin 供電線材固定用的位置也預先使用獨立線材夾,在搭配深 22mm 的空間下線材走線相當輕鬆。
電源部分則是支援標準 ATX 尺寸電供,最長可支援 220mm。
至於配件部分則是以盒裝安置,內附包含說明書、額外束帶、相關螺絲和垂直擴充槽。
同場加映:TUF Gaming Z790-BTF WIFI +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BTF
正式裝機之前,我們也快速看看本次要搭配的兩大 BTF 核心,一是 TUF Gaming Z790-BTF WIFI 主機板,其配置基本和標準版的 TUF Gaming Z790 WIFI 相同,然所有供電針腳移至主機板後方。另外,搭配的顯示卡則是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BTF,這就和我們先前開箱過的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相同,但 BTF 版將 16pin 12VHPWR 供電針腳轉移至主機板後方對應外,也藉由主機板的獨立 GC-HPWR 金手指提供 600W 供電瓦數,以滿足顯示卡所需。
TUF Gaming Z790-BTF WIFI 主機板開箱
我們先快速針對重點看看 TUF Gaming Z790-BTF WIFI 主機板,白色金屬裝甲外型,搭配將正面供電針腳全數移至背面後,原先的針腳位置視覺上改以保護殼遮蓋,這讓主機板正面看起來更有 TUF Gaming 系列想要強調的堅固耐用硬派質感,處理器周圍具備大面積 L 型獨立散熱片。
處理器支援 LGA1700,周圍採 16 (60A,DrMOS) +1 (60A,DrMOS) +1 相供電,各別額定處理量高達 60 安培。記憶體部分則是支援最大 192GB DDR5,OC 下最高 7200MHz,支援 Intel XMP 和 ASUS AEMP II。
至於主機板下半部,TUF Gaming 系列主機板首次導入橫跨晶片組上方的 M.2 大型橫向散熱片,加上具備獨立單一散熱片的主 M.2 插槽的話,總計提供 4 組 PCIe Gen 4×4 M.2 插槽(M.2_4 共用 SATA 模式)。
而 PCIe 擴充插槽部分,主插槽來自處理器、周圍有金屬裝甲加固,走 Gen 5 x16 模式;其餘另有 PCIe 4.0 x16 和 PCIe 4.0 x4 插槽各一,皆來自 Z790 晶片。
特別要聊的是主 PCIe 插槽對應的 PCIe Q-Release 實體拉桿,對應 BTF 系列所需的 GC-HPWR 金手指,後方橫桿加大處理,拆裝顯示卡堪稱史無前例的輕鬆,我們甚至希望後續所有華碩主機板全改成此設計 (笑)!
另外,雖說主機板本身有 GC-HPWR 金手指可針對 BTF 系列顯示卡使用,但即便是一般顯示卡也仍可安裝,只是需要將 16pin 12VHPWR 供電線材獨立整線就是了。
I/O 部分除了有 DP 1.4 和 HDMI 2.1 (4K@60Hz) 各一組外,其餘包含總計 8 組 USB 連接埠,當中包含 USB-C 20Gbps x1、USB 10Gbps x3 (Type-A x2、Type-C x1) 和 4 組 USB-A 5Gbps,另外則是有 2.5GbE LAN 網路埠和 Wi-Fi 7 網路支援,後者也有新的 Q-Anthena 天線設計支援。
翻到主機板背後就能看到玄機,視覺語言部份和過往 TUF Gaming 系列相同,這部分就不多提。但可見 CPU 8pin 供電、24pin 主機板供電等皆移至此處,藉此讓主機板正面維持簡約乾淨。
值得注意的是,顯示卡所需的 8pin PCIe 和 16pin 12VHPWR 供電接口是移到後方,前者甚至提供完整三組接口支援。
其他部分像是風扇 4pin PWM、RGB 針腳、SATA 6Gbps (4 組) 等也全數移至主機板後方。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BTF 顯示卡開箱
接著是 TUF Gaming RTX 4070 Ti SUPER BTF 顯示卡,這部分和先前開箱過的標準版在規格上大抵相同,僅在視覺上對應 BTF 隱藏線材設計所需。
正面同樣是採三風扇正逆設計,視覺上以白色為主色系,搭配本次的 TUF Gaming GT302 ARGB 機殼和前述 TUF Gaming Z790-BTF WIFI 主機板,三者皆為白色正好。
最大不同在於底部除了標準 PCIe 4.0 x16 介面外,另有對應 BTF 主機板 GC-HPWR 介面,兩者都有獨立保護套包覆。
頂部的部分由於少了線材供電口所需,所以視覺上看來更加簡約。
顯卡背面則是維持金屬背板加持,同時也有延長風道鏤空設計加強散熱。I/O 部分也是標準
我們將主機板和顯示卡先簡單安裝一起展示,光是這樣的搭配就已經能讓人了解為何 BTF 系列的設計邏輯會陸續在 DIY 市場中活躍,正面沒有線材的美感相當強勁!有句話叫做「用過就回不去」完全就是用在這時候。
換個角度給大家看看主機板 GC-HPWR 銜接處,插入顯卡後,橫桿會自動咬合銜接,若要將顯示卡卸除的話則只需將其向下壓即可抽出。
安裝體驗心得:整線從未如此簡單
說了這麼多,來實際組裝電腦吧!小編直接將裝好的主機放上先給大家一飽眼福。
說真的,BTF 系列的裝機過程應該是近年來最友善、而且最快速的體驗,由於所有供電接口都位於主機板後方,也就是機殼同一側面板,過程中不再需要前後來回移動線材,正面包含主機板、水冷等零組件安裝完畢後,直接將線材丟至機殼後方即可,尤其小編此處搭配的是 ROG RYUJIN III 360 ARGB White Edition,其磁吸式的風扇串接可進一步減少正面線材存在感,這就讓正面看來能更加美觀。
顯示卡也得益於主機板 GC-HPWR 背插供電,正面毫無線材可言!
我們翻開安裝完的機殼側面看看藏線,可以看到所有的主要線材都藏在機殼後方,並且由於 TUF Gaming GT302 ARGB 機殼本身做好的預先整線和藏線空間,過程非常簡單。
唯一和過去線材安裝比較不同的是,由於針腳移至後方的緣故,因此當你面對安裝好的主機板背面時,會發現 F_PANEL 位於左下方、HD_AUDIO 等位於右下方,這部分會和過往裝機過程較不同,但不至於影響流程。
小編私心也認為所有機殼廠都應將 F_PANEL 組件做好預先組裝,如此一來可大幅簡化裝機流程。
對於初次自行 DIY 組裝電腦的玩家來說,BTF 系列的背插式設計能方便玩家做一次性的統一線材整理,對於新手來說式非常友善的一點。我們絕對都有過裝機過程中,突然發現某個線材忘記接上、抑或是為了 F_PANEL 個別針腳恨不得把自己的手指縮小的窘境,但有了 BTF 系列,所有困擾全部解除,想要安裝或更改什麼線材直接打開機殼側面板即可,所有針腳、接口、供電觸手可及,裝機過程相當方便。
華碩目前 BTF 系列生態圈已相當完整,不管是新手玩家還是踏入這個未來的無線世代,都是個相當不錯的零組件選擇。而未來也期許更多自家產品線的 BTF 系列陣容備足,包含全級距主機板、顯示卡,以及小尺寸等級的產品選項,也能藉此提供更多裝機選擇。
延伸閱讀
- 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主機板開箱:背插式隱藏連接器、線材乾淨俐落
- 華碩推出 ROG Maximus Z790 HERO BTF 主機板,搭載背插式電源設計,售價 799 歐元!
- 安裝不受「線」!ASUS BTF 系列背插式板卡、機殼俐落上市
- 華碩 TUF Gaming B760M-BTF 主機板把供電針腳全藏到背面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