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YogaBook 9i 雙 OLED 觸控螢幕筆電開箱評測:最大化打造「雙螢」使用環境
YogaBook 初登板
聯想這次新推出的 Lenovo YogaBook 9i 近期正式登台,在自家系列中已經是隸屬第 8 代產品,Yoga 系列雖然已經有眾多細枝產品線,但以 YogaBook 作為定名的話還是第一次,而從 Yoga 延伸出來的「Book」定名也或多或少是因為雙螢幕設計緣故。
外包裝和配件
按照慣例先看看外包裝的開箱,聯想這次在 YogaBook 9i 下的功夫非常到位,畢竟是採用雙觸控螢幕的配置,沒有了鍵盤和觸控板,勢必需要其他工具作為輔助,整個包裝從裡到外也都透露出 YogaBook 9i 定位在精品商務等級筆電的概念。
正面包裝和傳統筆電不同,是以垂直的方式作為包裝語言,下方放上 YogaBook 9i 的彩圖,直接標明是具備雙螢幕特色。
包裝本身略帶磨砂觸感,加上經典的側邊 Lenovo 商標和金邊 Yoga 系列,整體質感瞬間高了起來。
內容物部分,除了 YogaBook 9i 筆電本體以外,另外還有保固卡、充電器、觸控筆、藍牙鍵盤和保護套等等,配件相當豐富齊全。
Lenovo YogaBook 9i 外型特色
來看到 YogaBook 9i 筆電本體吧!初次見面時就會被它典雅的湖水藍配色吸引目光,摸在手上光滑的金屬觸感也非常有精品質感。
其實際尺寸為 299.1 x 203.9 x 15.95mm,重量則是 1.34kg,以 13 吋筆電大小來說算是中規中矩的尺寸和重量。
而且從筆電 A 面上來看時會發現,包含 Yoga 字樣和 Lenovo 商標都是以垂直觀看的方式作為設計語言,其實也是有對應 YogaBook 定名給人「書本」的感覺,搭配內部待會會看到的雙螢幕配置,真的要讀電子書的話想必是非常適合的~
另外在轉軸部分可以看到大量細部網孔,其實際功能是作為喇叭輸出,由於 YogaBook 9i 支援 360 翻轉的關係,如果按照一般筆電設計將揚聲器設置在筆電下排前端的話,翻轉過後喇叭就會被完全遮蓋影響音質,因此 Lenovo 在此處的設計有巧思的,此前的 Yoga 系列筆電如果有支援翻轉螢幕的話,也會採用類似的轉軸設計。
由於設計邏輯的關係,小編先帶大家看看 YogaBook 9i 的 D 面底部,可以注意到底座四邊提供長條橡膠防滑墊,同時由於沒有鍵盤 C 面可以貼相關認證貼紙的關係,所以將其移動至此處(笑)。比較特別的是,視覺上沒有直接可見的螺絲可以將底座卸除,因此好奇想看內部布局的朋友在這邊先抱歉囉~
雙 OLED 2.8K 觸控螢幕
YogaBook 9i 內部採用雙 OLED 觸控螢幕,可定義為兩個筆電 B 面都是螢幕的概念,而兩者都是 13.3 吋大小,解析度為 2.8K、實際為 2880 x 1800,更新率是 60Hz,亮度為 400 尼特。顏色方面具備 HDR 500 認證、100% DCI-P3 色域涵蓋,螢幕占比高達 92%。
上半部螢幕頂端有額外提供 500 萬畫素前置鏡頭,可用於視訊會議使用,而機身主要的電源和 I/O 都位於下半部螢幕左右兩側,也包含鏡頭的開關。
兩塊螢幕之間的轉軸剛才有提到是揚聲器的所在處,而 YogaBook 9i 也是和 Bowers & Wilkins 合作,總計提供四組喇叭,並且支援 Dolby Atmos 環繞音效提供高音質體驗。
機身左側 I/O 較為簡潔,僅提供充電用的 Thunderbolt 4 一組。
右側 I/O 就稍微豐富一點,提供兩組 Thunderbolt 4 連接埠,以此機身輕薄度的筆電來說,提供到兩組 Thunderbolt 4 算是不錯的了,如果有其他擴充需求的話需考慮 Hub 搭配。
右側 I/O 下半部為筆電開機鍵以及相機的開關,比較可惜的是對比 Lenovo 自家系列筆電常用的實體遮蔽開關,YogaBook 9i 採用的是軟體控制關閉相機。
彈性的使用環境
雙觸控螢幕在操作上對於新入手筆電的消費者,或是原本習慣使用實體鍵盤和滑鼠的使用者來說會需要一段學習期,但小編近期越來越覺得筆電有觸控螢幕在眾多操作環境上是十分加分的,尤其在檔案拖曳或是有繪圖需求的環境上更是如此。
由於是雙螢幕特性的緣故,因此在日常使用上有滿多模式可以應用,基本的「雙創作模式」,也就是上下雙獨立螢幕使用自然不在話下,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將上下螢幕做自然延伸,可以進一步讓畫面有更多空間可以展示。又或者是可以將螢幕 360 翻轉成「雙展示模式」,這時候就能用前後螢幕的方式展示內容。
當拖曳程式視窗時,除了 Windows 11 內建的多視窗位置布局外,也會出現可直接將該視窗移動至另一個螢幕的選項,此時鬆手即可。
當使用者用 5 根手指點一下螢幕畫面,就可以將該頁面放大,實際上可將上下螢幕做延伸,讓能夠顯示的內容更豐富。
帳篷模式也是滿常使用的情境,尤其在小場域做面對面簡報時更是方便。
以當前智慧手機普及的情況來說,觸控螢幕會是比較容易上手適應的,YogaBook 9i 配件中也有提供獨立的觸控筆給使用者搭配,日常操作過程中還是十分直覺方便。
該觸控筆後端有旋鈕可以轉開,內部是採用電池的,可自行更換。
而該觸控筆本身是隨時可用的,沒有電源開關的問題,並且也有懸浮鼠標的功能。
重點來了,由於是雙螢幕的設計,因此沒有實體鍵盤可以提供敲擊回饋手感算是個小硬傷,YogaBook 9i 在這部分有幾個額外加分的特點。
首先是超大的虛擬鍵盤,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候用 8 根手指觸碰下半部螢幕呼叫虛擬鍵盤,此虛擬鍵盤直接和待會會介紹到的 YogaBook 9i 藍牙鍵盤按鍵布局相同,操作轉換上會比較無痛些。而且由於是以 13.3 吋筆電螢幕大小直接展示的關係,每個「虛擬鍵帽」的大小都比一般觸控螢幕還要大得多,加上 YogaBook 9i 在按壓觸控鍵盤時會提供震動回饋,因此在敲擊手感上比起一般觸控鍵盤還要更有信心的多,小編自己是稍微習慣之後就能用一般約 50-70% 的速度打字。
而且該虛擬鍵盤下方還會有虛擬觸控板的布局,並且有獨立左右鍵的空間,按壓時同樣會有震動回饋,而觸控板的滑動也是滿靈敏的。
藍牙鍵盤提供實體回饋
不過當然啦!一定還是會有使用者習慣實體鍵盤的回饋感,因此在配件中也有提供 YogaBook 9i 專屬的藍牙鍵盤,出廠時已經預先做過藍牙配對,可以直接使用。YogaBook 9i 本身在無線傳輸方面是搭載 Wi-Fi 6E 和藍牙 5.2,都是屬於非常新的標準。
該藍牙鍵盤為 TKL 尺寸,並且捨棄六鍵文書鍵空間,最上排保留和虛擬按鍵相同的功能鍵布局,整體來說和 Lenovo 自家多數筆電鍵盤相同。
底部則是上下兩邊一整條的防滑墊和磁吸設計。
側邊為電源開關和藍牙配對二合一切換鈕,上方另有 Type-C 充電埠。
這時候還要先提到隨附的另一個配件,也就是專屬的特殊支架。
透過特別的凹折後,可以將保護套變身為 YogaBook 9i 的「書架」,只要將筆電架上來就能有更好的可視角和操作環境。
以上不管是藍牙鍵盤還是保護支架,它們與 YogaBook 9i 之間的使用非常簡單,你可以直接把鍵盤當作一個外接的藍牙鍵盤使用,搭配支架後就能享受不管是在 Coding、還是直播、甚至工作都非常方便的雙螢幕環境。
或者,你也可以將筆電改成垂直擺放,促成新的「雙閱讀模式」,這時候就能轉變成程式設計師很喜歡的雙垂直螢幕視覺體驗,在寫程式時超級方便,不過這時候其實額外外接一個無線 / 藍牙滑鼠操作上會更方便就是了。不過按照小編過往的經歷來說,其實寫程式時多數時候所有工作是希望完全藉由單一鍵盤來處理,能夠盡量不讓手離開鍵盤是最好的,因此以下這樣的操作環境其實或許已經足夠滿足程式設計師需求。(雙垂直螢幕寫程式真的舒服~)
另外,如果是出門在外,或是想要單純 13.3 吋筆電單螢幕操作環境的話,最大特點是只要將藍牙鍵盤放置在下螢幕後,磁吸式的特性會讓 YogaBook 9i 自動感應,如果是放在螢幕上半部的話,下方會自動跳出虛擬觸控板空間。
而如果是放在螢幕下半部的話,則是會將上方剩餘螢幕作為額外延伸空間,有需要的話可以將其作為縮小版的第二螢幕使用,比如如果是簡易剪片的話,可以將音軌或時間軸視窗放置在此處等等,使用彈性相當大。
Lenovo YogaBook 9i 硬體和效能測試
快速針對 YogaBook 9i 的硬體規格做個基本測試,小編上手的版本是搭載 Intel Core i7-1355U 處理器採 Intel 7 製程 10nm 打造,具備 2P + 8E 的核心配置,總計 10C12T,動態時脈最大 5GHz,TDP 部分則是最高 15W,屬於輕薄筆電常用的低功耗處理器。同時,內部搭載 16GB 記憶體和 1TB PCIe 4.0 x4 SSD。以下我們就快速提供大家各項目測試數據做為參考。
CPU-Z Bench 測試中,sT 獲得 713.5、mT 則是 4034.4。
而在 Cinebench R23 中,單核獲得 1721 分、多核則是 6655 分。
記憶體部分,讀寫速度分別為 58913 MB/s 和 95243 MB/s,複製速度則是 68497 MB/s,延遲在 99.9 ns。
儲存空間方面採用的是 SK Hynix 產品,型號為 HFS001TEJ4X112N 1024.2GB。
以 Crystal Disk Mark 進行讀寫測試,預設模式讀寫速度為 5019 MB/s 和 4680 MB/s,此時 4K 隨機 IOPS 為 94K 和 77K。最後則是提供真實環境模擬測試效能做為參考。
顯示晶片方面是採用處理器搭配的 Intel Iris Xe,10nm 製程,具備 96 運算單位,128 位元匯流排,頻寬在 166 GB/s。
由於是內顯晶片等級效能,因此在 3DMark 系列測試中選擇較輕量級的選項作為標準,Fire Strike 測試中有 4474 分,Night Raid 測試中則是獲得 15598 分,由於 YogaBook 9i 本就是以商務相關作為產品定位,因此 3A 級遊戲本就不在考量範圍內,加上搭配的是 2.8K 的高解析度螢幕,以 Intel Iris Xe 來說如果是輕鬆的 2D 遊戲還可應付得來。
創作者相關測試中,日常文書和簡易照片編輯的部分都能應付得宜,但如果是要做影像剪輯處理的話,就需要稍加考量了,FHD 等級影像沒有做太大程度的外掛特效剪輯的話還能對應。
整體效能表現方面,PCMark 10 總分來到 5543 分,其中在必要項目中達到 10175 分、生產力項目 7488 分,數位內容產出部分則是 6066 分。
電池續航力表現方面,官方提供的數據基本上可定義成如果是使用單一螢幕的話,平均可以有 14-15 小時左右的續航;而如果是用雙螢幕的話,則是差不多 10 小時續航。
我們以 PCMark 10 提供的 Modern Office 測試,將 YogaBook 9i 的雙螢幕亮度控制在 30%、聲音則是 25%,並將電源計畫調整成平衡模式,將兩塊螢幕都開啟的狀態下,最終獲得 11 小時 38 分鐘的續航,一般日常情況使用下,8 小時續航應該是足夠對應,但小編還是會建議由於雙螢幕筆電較難掌握使用情境,因此外出時可將充電器帶在身上,或額外自備 Type-C 行動電源充電。
Lenovo Vintage 軟體搭配
在軟體方面,YogaBook 9i 有預先搭載 Lenovo Vintage 全方位軟體,主要功能在於提供裝置資訊,硬體監控和其他控制選項。頁面中也會提供保固狀態支援時間,另外還有軟體更新、支援等等。
從裝置中可以檢視目前的產品序號,搭載的硬體規格等資訊
連同電源電池的保固也會在軟體中提供資訊做為參考。
另外還有像是基本安全監控,防火牆功能、Windows 啟用認證等等,也能在 Vintage 軟體中一眼辨識。
整體來說,Lenovo Vintage 能提供的功能範圍非常廣泛,包含螢幕顯示的色溫、觸控支援的手勢等功能也都能在軟體當中找到,雖然一般使用情況下,YogaBook 9i 在出廠前就已經做好設定,使用者上手後就能直接無痛使用,但有一個完整的控制中心在筆電中還是能隨時檢查資訊,尤其保固資訊更是重要不少。
一機雙「螢」!最大化使用彈性
雙螢幕筆電的概念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但全尺寸(13.3 吋)的雙 OLED 螢幕,YogaBook 9i 目前無人能出其右,在外型上其湖水藍的特殊配色,加上非常有精品氣息的金屬質感,第一眼就已經非常吸睛。內部的雙 OLED 螢幕搭載到 2.8K 解析度,而且還支援觸控更是方便許多。
雖然少了實體鍵盤的敲擊回饋需要時間習慣,但 YogaBook 9i 在藍牙鍵盤和超大虛擬鍵盤觸控板的搭配下,其操作手感非常容易上手,當然敲擊回饋這部分虛擬鍵盤還是很難和實體鍵盤比擬的,這是目前的硬傷,但 YogaBook 9i 藉由磁吸式藍牙搭配下,能夠最大化螢幕可用空間,再搭配額外提供的保護支架和雙螢幕的特性,不管是要垂直還是橫向擺放,都能有非常好的彈性使用能力,使用者可以完全依照自己需要的使用環境去打造最佳習慣,就目前為止,YogaBook 9i 在全尺寸雙螢幕筆電領域中,提供的使用彈性是最高的。
目前雙螢幕 Lenovo YogaBook 9i 已經正式推出,並已於 PChome 24h購物、momo購物網、Lenovo官網旗艦店 販售,建議售價 NT67,990 元,雖然價格在筆電當中是屬於高單價產品,但考量到它具備雙 OLED 觸控螢幕、多樣的使用彈性這些特點,有興趣的玩家不妨可以參考看看。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