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推出 Ryzen PRO 8000 系列桌上型 APU,為商用電腦帶來頂尖繪圖與 AI 效能

AMD 藉下一代 Ryzen PRO 8000 APU 擴展桌上型電腦產品線
AMD 今日宣布推出專為商用市場設計的 Ryzen PRO 8000 “Hawk Point” 桌上型 APU,為商用電腦帶來在 CPU、GPU 和 AI 方面的領先性能,並提供強大的 PRO 技術支援。
隨著 AI 的興起,商用市場出現需要新一代晶片來處理的工作負載,這些工作負載和 AI 驅動的體驗包括在本地個人電腦上執行生成式 AI,實現廣泛個性化、生產力和隱私功能。

Zen 4 “PRO” 家族在商用桌上型和行動裝置市場的擴展,以 Ryzen PRO 8000(桌上型)和 Ryzen PRO 8040(筆記型)APU 的形式推出。最新的系列包括 Zen 4 CPU 核心、RDNA 3 GPU 核心和 XDNA NPU,並全部集成於單一封裝中。該系列的特點包括:
- AMD Ryzen AI – 延續領先地位,推出首款搭載 AI 的桌上型電腦
- Zen 4 – 全球最快、最先進的 x86 處理器
- 4nm 製程 – 革命性電源效率升級
- AMD Pro 技術 – 尖端安全性,簡化管理
- Wi-Fi 7 / BT 5.4 – 實現無縫連接
AMD Ryzen PRO 8000 桌上型 APU 系列包含 8 款型號,與現有的 Ryzen 8000G 和 Ryzen 8000GE 晶片基本相同。其中,Ryzen 7 版本型號具有 8 核心和 16 執行緒,Ryzen 5 則是 6 核心和 12 執行緒,而 Ryzen 3 具有 4 核心和 8 執行緒。Ryzen PRO 8000G 系列 TDP 在 45~65W(45W cTDP)之間,而 Ryzen 8000GE 的 cTDP 為 35W。此外,這些晶片還搭載了 AMD 的 RDNA 3 內顯,最多具有 12 個計算單元,型號為 Radeon 780M / 760M / 740M。

然而,與原始 Ryzen 8000G / 8000GE 相同,某些 AMD Ryzen PRO 8000 APU 並不包含 AI NPU(8500G / GE 和 8300G / GE),不過這些 APU 仍然能夠在其 CPU 和 GPU 上執行 AI 工作負載,但也僅此而已。這些 APU 僅從 NPU 就能提供高達 16TOPs 性能,總系統性能(NPU / GPU / CPU 合併)高達 39TOPs。

在性能比較方面,AMD Ryzen PRO 8700G 與 Intel Core i7-14700 進行對比,兩款晶片都以 65W 功率運行。在圖形方面,Ryzen PRO 8000 APU 提供高 3 倍的圖形性能和高達 47% 整體性能提升。Intel 最近宣布了用於嵌入式 LGA1851 平台的 Meteor Lake-PS CPU,採用更快的 CPU、GPU 和 NPU 單元,但目前在行動裝置市場上的情況(Ryzen 8040 對比 Core Ultra 100),Ryzen PRO 8000 桌上型 APU 應該仍更勝一籌。
AMD 也以其 AMD PRO 功能抨擊了 Intel 的 vPRO 技術,並表示他們的解決方案在所有 PC 上提供相同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功能,而 Intel 根據 PC 類型(如 vPRO Essentials、vPRO Enterprise (Windows)、vPRO EVO Design 和 vPRO Enterprise for Chrome)提供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功能非常不一致。
此外,AMD 還以 Microsoft Pluton 安全性的形式提供增強 PRO 安全性,這是其桌上型電腦從 2024 年開始提供的首創功能。

Microsoft Pluton 旨在提供從晶片到雲端的保護。另外還有 AMD Memory Guard,可在員工電腦丟失或被盜時幫助保護公司的敏感業務資料。
而除了 AMD 特定安全功能外,也有供應商和 OEM 針對其各自的 PC 平台和軟體生態系統提供合作夥伴特定安全功能。就桌上型產品組合而言,HP 和 Lenovo 將主要提供其最新的桌上型解決方案,但使用者也可將這些晶片放入任何現有的 AM5 主機板中。
AMD Ryzen 8000G 桌上型 APU 陣容
APU | 架構 | 核心 / 執行緒 | 時脈 (基礎 / 最高) | L3 快取 | iGPU | TDP | 價格 |
---|---|---|---|---|---|---|---|
Ryzen 7 8700G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1) | 8 / 16 | 4.20 / 5.10 GHz | 16 MB | Radeon 780M (12 CU) | 65W | $329 US |
Ryzen 7 8700F | Zen 4 | 8 / 16 | 4.10 / 5.05 GHz | 16 MB | N/A | 65W | TBD |
Ryzen 5 8600G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1) | 6 / 12 | 4.35 / 5.00 GHz | 16 MB | Radeon 760M (8 CU) | 65W | $229 US |
Ryzen 5 8500G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2) | 6 / 12 (4 Zen4C + 2 Zen 4) | 3.55 / 5.00 GHz | 16 MB | Radeon 740M (4 CU) | 65W | $179 US |
Ryzen 5 8400F | Zen 4 | 6 / 12 (4 Zen4C + 2 Zen 4) | 4.20 / 4.75 GHz | 16 MB | N/A | 65W | TBD |
Ryzen 3 8300G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2) | 4 / 8 (3 Zen 4C + 1 Zen 4) | 3.45 / 4.90 GHz | 8 MB | Radeon 740M (4 CU) | 65W | OEM |
Ryzen 7 8700GE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1) | 8 / 16 | 3.65 / 5.10 GHz | 16 MB | Radeon 780M (12 CU) | 35W | OEM |
Ryzen 5 8600GE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1) | 6 / 12 | 3.90 / 5.00 GHz | 16 MB | Radeon 760M (8 CU) | 35W | OEM |
Ryzen 5 8500GE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2) | 6 / 12 (4 Zen4C + 2 Zen 4) | 3.40 / 5.00 GHz | 16 MB | Radeon 740M (4 CU) | 35W | OEM |
Ryzen 3 8300GE (PRO) | Zen 4 / RDNA 3 (Phoenix 2) | 4 / 8 (3 Zen 4C + 1 Zen 4) | 3.50 / 4.90 GHz | 8 MB | Radeon 740M (4 CU) | 35W | OEM |
歡迎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喜歡看圖說故事的話,也可以追蹤 Instagram 專頁!
我們也有 Google News 可以隨時 follow!